中国证券报|瑞幸咖啡,又信了?机构刚刚砸了2.5亿美元给它

文/张凌之
资本选择再次相信瑞幸咖啡 。
4月15日 , 瑞幸咖啡宣布 , 已和公司现有机构投资人签署一项总额为2.5亿美元的融资协议 , 大钲资本领投 , 愉悦资本跟投 。
【中国证券报|瑞幸咖啡,又信了?机构刚刚砸了2.5亿美元给它】该笔资金将帮助瑞幸咖啡履行此前达成的海外债务重组计划 , 以及美国证监会和解协议;此外 , 融资将进一步优化瑞幸咖啡的财务结构 , 帮助公司专注于业务运营和发展 。
资本看上了瑞幸什么?
瑞幸本轮融资由大钲资本领投 , 愉悦资本跟投 。 根据融资协议:(1)大钲资本同意通过定向增发 , 认购总额为2.4亿美元的高级可转换优先股;(2)愉悦资本同意通过公司的定向增发 , 认购总额为1000万美元的高级可转换优先股 。 在特定情况下 , 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可以同比追加投资1.5亿美元 。 该交易的交割取决于数项条件 , 包括瑞幸咖啡与持有4.6亿美元的可转债持有人的债务重组计划完成 。
自财务造假风波以来 , 瑞幸咖啡的发展一直不被看好 , 此次参与融资的投资机构是怎么想的?
资深股权投资人士认为 , 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 一是风险已充分暴露 , 瑞幸咖啡公司本身质地已没有问题;二是瑞幸咖啡的盈利能力在持续增长;三是新的管理层仍在不断努力创新 。
瑞幸咖啡任命的临时清盘人2020年12月发布的公告显示 , 公司已于2020年8月首次实现了总体店面盈利 。 另外 , 在3898家门店中 , 60%以上都于2020年11月实现了店面盈利 。 1月瑞幸咖啡官网的一则声明显示 , 2020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增长35.8% 。
瑞幸咖啡官网3月16日公告显示 , 截至2月28日 , 公司未经审计的合并现金余额(不包括限制性现金和非流动性投资)约为7.75亿美元 , 折合人民币约50亿元 。

中国证券报|瑞幸咖啡,又信了?机构刚刚砸了2.5亿美元给它
文章图片
图1/1
公司官网截图
曾深陷财务造假风波
财务造假风波逐渐平息 , 公司逐步稳定也成为资本继续追投的重要原因 。
2020年4月2日盘前 , 瑞幸咖啡突发公告称 , 自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 , 公司首席运营官兼董事刘剑及其属下数名雇员从事了某些不当行为 , 包括捏造某些交易 。 内部初步调查确认的资料显示 , 自2019年第二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 , 与捏造交易相关的销售总额约为22亿元人民币 。
2020年5月15日 , 瑞幸咖啡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通知 。 2020年9月18日 , 市场监管总局及上海、北京市场监管部门 , 对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等45家涉案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 处罚金额共计6100万元 。
2020年12月16日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示 , 针对造假指控 , 瑞幸同意支付1.8亿美元(约合11.75亿元人民币)达成和解 。
瑞幸咖啡本次2.5亿美元融资 , 部分将用来履行此前达成的海外债务重组计划 , 以及美国证监会和解协议 。
2020年7月13日 , 公司官网公告称:公司当日宣布董事会变更 , 并任命新的董事长 , 郭谨一获委任为公司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 。 此番调整后 , 创始人钱治亚在瑞幸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 提名及公司治理委员会中也已没有前大股东及董事长陆正耀的名字 。 据了解 , 陆正耀已经不再持有瑞幸咖啡的任何股份 。
瑞幸将走向何方?
自2018年1月首家咖啡门店开业 , 瑞幸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全国开了2000多家门店 。 2019年5月17日 , 瑞幸在美国纽约纳斯达克敲钟 , 创造了国内企业最快上市纪录 。
经过一轮风波和自救后 , 瑞幸似乎更追求稳健发展 。 瑞幸任命的临时清盘人2020年12月发布的公告显示 , 其原有业务模式是建立在店面和数字化迅速扩张的基础上的 。 虽然扩张对公司的业务增长依然重要 , 公司的首要业务重点已经从高速扩张转向有针对性的扩张和提升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 公司已采取系列措施 , 包括关闭经营业绩不良的门店 , 严控开店标准 , 将非核心业务的资源重新分配 , 优化产品组合 , 产品定价和折扣政策 , 持续专注于客户留存和购买频率 , 以及优化成本控制 。
不过 , 随着公司的管理层及业务发展的逐步稳定以及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 新的管理层或将推出一系列新的举措 。 公司官网信息显示 , 瑞幸咖啡CEO郭谨一在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后指出:公司将继续采取行动 , 加强资本结构 , 同时为客户提供出色的产品和服务 。 所有Luckin咖啡店均继续营业 , 继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经济实惠和便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