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访云米陈小平: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提升AI技术,产品有用最重要,未来不会造车

专访云米陈小平: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提升AI技术 , 产品有用最重要 , 未来不会造车
卢洁萍
2021-04-16 21:52:34
来源: 时代财经

云米科技创始人、CEO陈小平表示 , 经过过去两年在全屋互联领域的探索 , 一个体悟就是还是要专注用户本身 。

技术|专访云米陈小平: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提升AI技术,产品有用最重要,未来不会造车
文章图片

【技术|专访云米陈小平: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提升AI技术,产品有用最重要,未来不会造车】云米2021年春季新品线上发布会 图片来源:云米科技
4月14日晚上七点 , 云米2021年春季新品线上发布会如期召开 。 云米科技创始人、CEO陈小平准时出现在各大直播平台 , 在镜头前 , 他语速极快而又吐字清晰 , 他向观众描绘了未来家的样子 , “AI让家不断进化 , 像人类一样充满智慧” 。 AI马桶、AI 净水器、AI空调、AI热水器等多款AI新品一股脑被云米抛出 。 “一口气发布这么多AI产品 , 震撼吧!”发布会后 , 面对采访人员的线上采访 , 陈小平笑着说道 。
智能家居市场瞬息万变 。 在2019年以前 , 各大企业都想着办法让更多诸如净水器、电视、音箱、门锁等品类变得智能 , 而一年后 , 行业的场景化、套系化趋势愈发突显 。
云米科技如今反而更少提及“生态”一词 。 “因为现在我们的专注点就在产品上 , 云米科技更多关注产品的创新感知、体验、场景智能等方面 。 ”陈小平认为 , “有些企业做平台 , 有些做生态 , 云米就专注于全屋互联的解决方案 , 做软硬件一体相结合的创新 。 我们不讲花哨的大概念 , 我觉得解决问题最重要 , 产品最重要 。 ”

技术|专访云米陈小平: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提升AI技术,产品有用最重要,未来不会造车
文章图片

云米科技创始人、CEO陈小平 图片来源:云米科技
云米智能家居2.0时代:产品迭代成重点 , AI:Helpful是核心
回看历年云米的新品发布会 , 几乎每一次 , 都会加入新的品类 。
2015年云米以联网净水器作为首发产品亮相市场 , 2017年则新发布智能冰箱、智能燃气灶、智能油烟机三个品类 , 而2018年 , 云米除了将智能延伸至热水器、洗衣机等智能家电产品 , 还开始触及门锁、窗帘等智能家居范围 , 并发布了能实现语音交互的云米小V 。
2019年 , 云米开始关注5G与AIoT的结合 , 宣布智慧家居进入全屋智能时代 , 加入空调新品类、首颗AI仿生芯片"悟空" , 开始尝试车载服务 。 至此 , 云米科技的产品种类已相当多样 , 但这时的问题则变成了如何提高各智能设备的兼容性 , 如何降低设备组网成本以及使设备操作更为简单 。
于是在2020年 , 云米除了发布智能电视、洗烘一体机这些新品类 , 让其智能家居品类数量超过60种的同时 , 还推出了WiFi6-IoT芯片模组“无忌”、seaLink 5G Fixed WiFi6路由器、超级开关HomePad 5G IoT , 尝试让产品间的相互连接更为统一和方便 。
但在2021年的这次新品发布会上 , 云米却已不再拓展新品类 , AI:Helpful真正成为提升家庭智能体验的关键词 。

技术|专访云米陈小平: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提升AI技术,产品有用最重要,未来不会造车
文章图片

能测血氧、心率、体重、体脂的AI马桶、可以调节水质的AI矿物质净水器、可以软化洗澡水质并实现超微气泡美肤洗的AI燃气热水器、可以实时监测用户体温 , 自动调节风向和温度的AI空调……“我们这次发布会重点在回答一个问题 , 就是智能到底有没有用?”陈小平对时代财经表示 。

技术|专访云米陈小平: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提升AI技术,产品有用最重要,未来不会造车
文章图片

他认为 , 如今云米在把更多的AI技术加给产品 , 并将Helpful的理念落到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 。 云米的全屋智联已经从“Smart”的第一阶段 , 来到了“Helpful”的AI 2.0阶段 。 “我们的智能是在为消费者解决问题的 , 并不只是在产品中加个模组 , 让它们连接起来 。 未来的智能家将会进入AI时代 , 即帮用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时代 , 这是最大的一个变化 , 也是最关键的 。 ”

技术|专访云米陈小平: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提升AI技术,产品有用最重要,未来不会造车
文章图片

传统家电的“诺基亚时刻”:占领消费者心智是关键
家电行业无疑已完完全全切换到智能时代 , 传统家电则正面临着“诺基亚时刻” , 新的产品形态逐渐重构着消费者的需求 。 陈小平预测 , 三五年后 , 消费者对智能家电市场的接受度可能会超过大家想象 , 所有行业参与者都会回到用户本身 。
佐证之一是2020年智能扫地机的出圈 。 根据中怡康数据 , 由于产品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 , 进入导航建图式清扫阶段的扫地机器人在去年重新受到追捧 。 2020年扫地机器人国内销售额增长了19.1% , 其中线上销量同比增长6.5% , 销售额同比增长24.1% 。

技术|专访云米陈小平: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提升AI技术,产品有用最重要,未来不会造车
文章图片

云米科技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同样在2020年下半年以来在海外爆发 。 “云米的扫地机器人有段时间在土耳其的销量已经到了前三的位置 。 ”陈小平认为 , “经过几年时间的普及 , 不仅中国消费者 , 全球的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的接受度都空前提高 , 因为它是消费升级的一个产品 , 确实解决了问题 , 能让人变懒 , 体验过就回不去了 。 ”
消费主力转向“Z世代” , 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 但正如乔布斯曾经所说 , “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 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 , 他们就发现 , 这是我要的东西” 。 陈小平表示 , 经过过去两年在全屋互联领域的探索 , 一个体悟就是还是要专注用户本身 。 “要找到用户真正的痛点 , 不然做很多新概念 , 都是没用的创新 。 ”
陈小平将云米的创新路径归纳为“还原法” , 即将自己还原成消费者 , 看在此时此地此景 , 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 , 才是真正的“Helpful” 。 “创新有时是洞察出来的 , 也有偶然性 。 ”他将自己视为云米科技的头号产品经理 , 并表示云米科技的大部分产品经理原来都不是家电行业的 。
“(云米的大部分产品经理)都曾是互联网行业的年轻人 。 年轻人来定义产品 , 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 他们没有被产品本身给同化掉 , 没有做冰产品框架 , 思维就没有固化 。 ”陈小平说 。
诸侯的野心与路径:格局未明 , 竞争只会更激烈
和汽车产业相似 , 如今的智能家居赛道除了承载着新技术的应用愿景 , 也呈现出传统家电巨头、互联网巨头、智能手机企业以及新兴智能家居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的状态 。
头豹研究院在其《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概览:产业链与趋势观察》报告中指出 , 以海尔与美的为代表的传统家居厂商 , 在分销渠道、产品制造等方面占据优势;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则天然具有平台生态属性 , 较易形成生态圈;小米、华为由于深耕手机及智能家居设备硬件多年 , 在软件与智能家居平台方面占据优势 , 能够形成产业链生态圈合作;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供应商则集中于前装模式市场 , 国内企业数量多、竞争激烈 , 后续发展空间大 。
而从2014年至今 , 云米科技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 。 陈小平表示 , 在过去几年 , 云米科技就在做全屋互联一件事 , 在把家变成“ONE” 。 “过去两年 , 云米则重点在做5G 、AIoT的家庭布局 , 把5G和AIoT的技术架构和软硬件创新完成了 。 ”他说 。
面对强敌环伺 , 除了需要占领消费者心智 , 提升品牌效应 , 提高企业议价水平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还在于提升对上游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环节以及下游销售渠道的把控能力 。
一方面 , 早在2016年 , 云米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 。 为了进一步拓展AI底层研究和AI在智能家庭中的深度应用及普及落地 , 陈小平表示 , 接下来 , 云米AI Lab会将探索和研发的重点转移到包括智能感知、AI大脑、自然语言交互和主动智能在内的应用技术 。

技术|专访云米陈小平: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提升AI技术,产品有用最重要,未来不会造车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 , 为了进一步夯实底层技术架构 , 云米还邀请了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 , 担任其AI 首席科学家 。 目前乔治?斯穆特教授正从事研究 AI 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 , 他主力的人工智能医学技术 , 更被美国列为国家优先发展项目 。

技术|专访云米陈小平: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提升AI技术,产品有用最重要,未来不会造车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 , 如今云米全屋智能全国线下体验门店已超2000家 , 全国服务网点数超28000个 , 还有超15万专业师傅提供一站式全屋智能服务 。 云米还推行一城一店策略 , 用户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全屋智能、方案设计、报价及实施 。 此外云米还有全屋智能线上设计入口 , 用户只要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 , 就可以快速体验线上智能家 , 并联系附近门店设计师 , 亲自上门测量、设计、报价 , 实现前装和后装模式的协调配合 。
目前智能家居行业可谓群雄争霸 , 在经历几年的市场培育后 , 或许还将出现从战国七雄、三分天下到一统江湖的格局 。 “很难预知未来云米在行业中的定位 , 但我对云米的总体发展还是偏乐观的 。 未来中国的家庭AIoT行业可能会三分天下 , 我希望其中一个巨头会是云米 , 当然我们要加油 。 ”陈小平表示 。
以下附时代财经对陈小平的部分采访问答:
时代财经:云米AI Lab邀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 , 这个合作模式是怎么样的?目前云米的研发资金会主要投在哪些方面?
陈小平:AI Lab自己有个博士团队 , 乔治?斯穆特会带领我们的团队去研发 。 他会提供一些最新资讯和方向给我们 , 让团队去开阔眼界 , 做中美AI的结合 。
我们这次做的智能可以做到有用的前提 , 是产品它能够感知 。 这需要很多传感器去获得数据 , 所以我们做了很多的智能感知 。 基于智能感知 , 我们再来做AI大脑部分的分析 。 另一个环节就是自然语言交互 , 这会极大解放以前我们用APP去控制设备的能力 。 智能感知、自然语言交互、AI大脑这是很重要的几个维度 。
还有就是主动智能 , 比如云米的辅助烹饪、烟机自动感知油烟的大小、智能排烟等这些小的但很有价值的创新 。 我们的研发资金主要投入方向就会在产品的智能感知、算法的人才团队、产品的二次创新等维度 。
时代财经:您对公司今年的盈利状况是否乐观?对于提升公司估值 , 是否有什么计划?
陈小平:今年云米的重点工作是让更多人了解“云米在坚持做全屋智能”这件事 , 了解云米最核心的还是产品 , 要做出一堆拥有创新科技的产品 。
至于对于公司的经营状况 , 我总体偏乐观 。 我们现在保持稳健的经营策略 , 就是有质量的增长 , 我们并不追求没有质量的增长 , 不然企业会出问题的 。 对于公司的成长性、产品的创新和经营质量 , 我保持相对乐观 。
我只对5年、10年后负责 , 不对短期股价负责 。 坚持做正确的事 , 市场一定会发现价值的 。 这段时间一些投资平台对我们关注特别多 , 其实他们在看未来的方向 , 寻找各个赛道的下一个趋势是什么 。
这个行业 , 能把家的智能化做得这么完整的 , 我们还算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 , 从全屋智能互联到AI , 我们应该也是会再次领先的 , 因为我们的产品是真正落地的 。
时代财经:国内外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有什么不同?
陈小平:中国企业走得更前一些 , 因为AIoT这个事儿光有算法没用 , 它离不开硬件 。 而中国有强大的产业链能力以及将软件硬件结合的创新能力 。 另外经过这几年的发展 , 中国的AI算法工程师很多了 , 各个高校也有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 所以中国在这个领域应该会走在全世界的前面 。
时代财经:最近互联网企业造车的消息比较多 , 云米会进入造车相关领域吗?
陈小平:不会 。 云米坚持做AIoT@HOME , 把这个方向做透做深 , 我觉得这个事已经足够大了 。 但是当造车这个事情越来越热的时候 , 我觉得是很好的 , 因为这可以让用户对智能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 他们对智能化产品的期待、认知和接受度都会大幅提高 。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 , 除转载外 , 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 , 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 。 违反上述声明者 ,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 , 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