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希东(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需要处理好四大关系】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走向纵深 ,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蓬勃发展和深度应用 , 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数字时代 , 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 , 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 发挥数字经济优势 , 以经济、社会、治理为重点 , 全方位推动数字化转型 , 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多领域、多主体、多环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 需要从战略高度出发 , 采用新的文化、过程、结构和策略 , 处理好相关重大关系 , 以顺利推进这一战略任务落实落地 。
一是处理好技术和人的关系 , 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价值目标 。 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技术和人的关系 , 确立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 是数字化转型取得成功的根本遵循 。 不管是经济领域 , 还是治理和生活领域 , 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 , 要始终将人放在中心位置 , 借助现代数字技术产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 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 为公民和社会创造更大的公共价值 。 例如 ,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 , 不能把所有城市问题的解决依托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技术上 , 而应该遵循城市社会的复杂性特点及其内在运行规律和逻辑 , 以“友善的技术”更友好、更公平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解决城市的问题 。 要全面防治新技术带来的“数字鸿沟”“社会不平等”和“信息裸奔” , 加快构筑“数字化包容性社会” , 让人民能够真正在数字化社会中提升幸福感 , 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 。
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 , 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格局 。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重大举措 , 也是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重大集体行动 。 政府除了发挥顶层设计、政策引导、规划布局、标注制定、数字监管等作用外 , 还应有效动员和激发市场、社会力量参与 , 协同推进经济、生活、治理整体转型 。 各级政府要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字核心技术攻关、数字应用场景打造等突破口和发力点 , 积极搭建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参与数字化转型的“揭榜挂帅”机制 , 为不同实力、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创造条件 , 形成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区域数字化转型工作新格局 。
三是处理好存量产业/设施和增量新产业/新基建之间的关系 , 形成覆盖全行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新兴数字经济体系 。 一方面 , 对存量性基础设施和传统产业 , 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 以产品和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为导向 ,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 ,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等环节的应用 , 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引领作用 , 提升企业和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 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 充分激发传统产业的新活力 。 另一方面 , 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更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助力和各类在线新经济的带动示范 , 因此在加大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的同时 , 要高度重视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 , 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工厂、数字文娱、在线直播、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消费、新服务发展 , 培育新动能 , 推动经济结构向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型经济转变 。
四是处理好技术“硬”标准和制度“软”规则之间的关系 , 形成更好适应社会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整体性数字化解决方案 。 数字治理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之一 , 对全面重塑数字社会的治理规则和机制 , 推动全社会的数据互通、数字化的全面协同与跨部门的流程再造 , 形成“用数据说话”“数字赋能”的精细化、现代化治理格局意义重大 。 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 , 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数据要素的所有权、使用权、监管权以及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执行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 , 确保各类数据资源的合法安全使用 。 另一方面 , 要适应当今社会的不确定性趋势及其对综合治理的强烈需求 , 着力完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政府部门间、区域间、政府企业间等)数据开放、数据共享、平台共建(城市大脑、城市大数据交易中心、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数字孪生等)等协同共治的“软”规划体系 , 完善数据治理的共同行动规则体系 。 依法消除各类“数据孤岛” , 形成有利于数据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跨专业、跨领域深度融合与互通共享的有效保障机制 , 让数字治理为政府赋能 , 为市场增效 , 为社会赋权 , 围绕“高效办理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高效协同预防重大风险”等关键领域 , 形成与当今具有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特点的社会相适应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 促进政府内外部机能之间的化学融合 , 实现整体性政府建设 , 破解市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痛点难点 。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