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观特斯拉女车主站车顶维权有感:大闹已成维护权益的必然手段?
【视点·观察|观特斯拉女车主站车顶维权有感:大闹已成维护权益的必然手段?】国人 , 喜欢“闹” 。闹花灯、闹洞房、闹元宵等流传至今的习俗 , 说明“闹”已经渗入部分人的骨髓 。而相比于这些透露着喜庆意味的“闹” , “以闹维权”显得有些上不了台面 。在部分人的认知中 , “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似乎成为了“真理” 。
由此我们看到 , 堵大门、拉横幅、席地而坐等 , 成为少部分人维护自己权益的方式 。尤其是针对类似汽车等大件商品 , 出现问题后通过“大闹”去维护权益的事件 , 更是频频发生 。好像在一些消费者心中 , 面对汽车厂商这样的巨头 , 只有通过“大闹”才能引发社会和媒体的关注 , 进而让自身的诉求得到满足 。难道 , 就只有这个手段了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特斯拉“挨打”:频频被闹
享受最光辉的荣耀 , 忍受最疼的“毒打” 。或许 , 这是特斯拉近年来的真实写照 。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者 , 特斯拉一骑绝尘并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 甚至一举一动也影响着众多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 。但随着特斯拉在国内迅速落地 , 受到的争议亦愈来愈多 , 甚至频频被闹 。
如 , 特斯拉的特性之一是任性地频繁调价 。关税调整、经营成本降低、经营成本增加……都是特斯拉调价的理由 。直接结果 , 就是总有很多车主拉横幅堵特斯拉直营店的大门 。毕竟 , “提车两个月 , 血亏30万”是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 。
文章图片
而随着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越来越高 , 质量问题也不断出现 。其中 , “刹车失灵”这一问题就饱受诟病 。因为在特斯拉官方渠道得不到满意的答复 , “大闹”成为了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 。今年3月份 , 河南安阳张女士坐在车顶拿着喇叭痛斥特斯拉刹车失灵的视频就迅速走红 , 引发巨大争议 。
在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上一位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女士 , 则站在特斯拉展台一辆特斯拉展车车顶 , 高声呼喊:“刹车失灵 。”因行为过激 , 这位女士被保安“抬四肢”拖走 。据了解 , 这位女士就是此前在河南安阳发生超速违章事故的车主 。不难看出 , 张女士是跟特斯拉杠上了 , 非得通过“大闹”的方式来逼迫特斯拉就范 。
大闹各有原因 , 不能一概而论
“大闹”这种看似上不得台面 , 甚至将自尊抛出去的手段 , 为何还能存在?关键就在于这是维护权益的最快方式 。如 , 去年一段“奔驰女车主维权”的视频引爆了网络 。视频里 , 女子坐在发动机盖上哭诉着 , 说自己在4S店花了66万买了一辆 , 提车后开出去不到1公里仪表就提示“没机油了” 。
女子将车开回4S店 , 并在此后的15天内多次与店里沟通解决 , 得到的答复最后却是只能按照“汽车三包政策”更换发动机 。女子无奈崩溃 , 只得用这样“撒泼”的方式维护自己权益 。在网友拍摄的视频中 , 女车主表示自己是受过文化教育的人 , 这件事的解决却让她几十年的教育受到“奇耻大辱” 。
而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是 , 西安市场监管部门成立专案组调查“奔驰漏油事件”、税务机关也进场、奔驰被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排查经销商违规收费……可以说 , 这起“大闹”事件让全国汽车圈刮起了一场风暴 。当时 , 人人都为这位奔驰女车主叫好 , 毕竟是真的事出有因 。
相较之下 , 一直与特斯拉“大闹”的张女士却让人摸不到头脑 。刚开始“大闹”时 , 舆论是偏向这位女士的 , 毕竟特斯拉汽车刹车失灵此前曾经发生过 。但随着事件不断深入 , 人们却发现内情没有那么简单 。
因为近两月以来特斯拉始终保持与车主积极协商 , 表示愿意协助完成检测、维修或保险理赔事宜 , 同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但是由于这位女士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 , 并强烈拒绝特斯拉提出的所有方案 , 导致问题难以真正解决 。这位女士“大闹”维权的原因 , 或许并不能让人信服 。
文章图片
破解“以闹维权”难题 , 遵循法治的秩序之链
“以闹维权”的存在 , 一次次撕裂着法治的秩序之链 。从N多“以闹维权”的事件看 , 除了少数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 , 绝大多数事件的原委并不复杂 , 权益归属关系也很清楚 , 侵权与受害的事实并不难查明 。
但即使是这样 , 人们的权益却迟迟得不到维护 , 问题得不到解决 。只有当人们大闹、采取极端手段的时候 , 企业才会真正正视 , 并慌忙出台相应对策 。
这说明 , 某些企业根本没有将消费者的权益放在心上 , 只是以利益为先 。在这种情况下 , 人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舆论上 。说实话 , 人们最担忧的不是权益受到侵害 , 而是在侵害后求诉无果 。要想破解“以闹维权”的难题 , 企业就应该遵循法治的秩序之链 , 真正将自身应负的责任摆在第一位 。否则 , “以闹维权”还将不断发生 。(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首场|观测条件极佳!新年首场流星雨1月4日登场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观测|观测条件极佳!新年首场流星雨1月4日登场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