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车展看智能技术高速驱动

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周伟力 
上海车展将主题定为“拥抱变化” 。 变化到底体现在哪?首当其冲的是“科技的汽车”变为“汽车的科技” , 科技从服务于汽车的“后台” , 走到“幕前” 。 造车工艺和装配水平依然重要 , 但企业的前瞻性和技术研发能力更加关键 。 在后者这两方面 , 新晋汽车市场的科技企业与传统车企(或者说是“刚进入科技领域的新车企”与“传统科技企业”?)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 上海车展呈现出的变化 , 值得仔细揣摩 。  
自主研发?开放合作更显格局 
今年上海车展 , 可以清晰感受到一个首当其冲的变化:今年 , 同样是讲技术 , 坚持“自主研发”同时 , “开放合作”也是另外一种选择 。 开放合作 , 将“蛋糕做大” , 能够从更高维度和更广视角来看待技术 。  
广汽集团携旗下主机厂 , 和主要合作伙伴丰田和本田集中亮相 , 发布了一系列新技术 。 其中 , 最引人关注的是混动技术和智能座舱 。 这两大技术正体现了“自主研发+开放合作”的理念 。 以混动技术为例 , 广汽集团同时推出两套混动技术:一是来自丰田汽车 , 即被市场广泛印证、成熟可靠的THS;二是广汽研究院自主研发的GMC 2.0 。 广汽集团计划在2025年 , 自主品牌全面实现电气化 , 新能源汽车占比超36% , 强混占比超15% 。  
在智能化方面 , 广汽集团推出ADiGO 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 , 该系统是广汽集团携手腾讯、华为、科大讯飞、地平线等科技企业共同开发 。 广汽集团与腾讯集团的合作还不止于此 , 而是“全面升级战略合作关系” 。  
不再苛求“自主”的 , 除了广汽 , 还有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上汽等 。 在智能车这条新赛道上 , 企业的格局来自“合作” 。 相比于“单打独斗” , 开放合作能够赢得更多的机会、空间和支持 。  
汽车“四化”只是中国“独角戏”?国际车企纯电新架构也“登台” 
上海车展另外一个明显变化是 , 汽车企业、科技企业和供应商会从更高的维度来看待技术,尤其是智能 。 最直观的现象 , 是国际车企前赴后继、针对汽车“四化”发布全新架构 。  
凯迪拉克全球首发了其首款智能纯电概念车——LYRIQ , 该车基于通用汽车全新Ultium平台打造 。 该平台具有高度灵活的技术开放性 , 采用了可替换、可升级的电池模组 , 以及可灵活排布的电芯方案 , 可轻松支持功能的升级和电芯配方的优化 。 与此同时 , 该平台通过电池和电驱的模块化设计 , 以多样化驱动形式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需求 。  
丰田汽车面向全球 , 首发了TOYOTA bZ纯电动专属系列 。 该系列以EV专用平台为基础 , 能够应对不同大小、形状等车辆多样化需求 。 推出该系列 , 目的在于“以人为本” , 让消费者能够毫不费力地从普通汽车切换到EV车型 , 体验EV车型才能感受到的优势 。 此次车展 , 丰田汽车还展示了该系列的首款概念车:TOYOTA bZ4X CONCEPT 。 根据规划 , TOYOTA bZ4X计划在中国和日本进行生产 , 预计2022年年中之前能够实现全球销售 。  
以往 , 强调纯电专属平台、架构的 , 主要是中国品牌 , 国际品牌更多只是站在旁边冷眼观察 。 时至今日 , 国际车企也已经介入 。 这一现象也从侧面证明 , 这一轮由中国品牌发起的汽车“四化” , 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 , 是一大进步 。  
在这些车里 , 窥见未来的“极智” 
GS4 PLUS:超感交互 
广汽传祺GS4 PLUS成为广汽首款搭载超感交互智能座舱的车型 。 该座舱提供全场景、全方位、主动的服务 , 涵盖寻车、准备、驾驶中、停车、下车、离车等过程 , 且支持OTA升级 , 功能常用常新 。  
AION Y:不仅是一辆车 
广汽埃安AION Y发布了其售价 , 10.46万元起 , 该车搭载弹匣电池、天空之城百变造型、智能娱乐大客厅等独特科技 。 该车给年轻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一辆车 , 更是生活方式的延伸 。  
奔驰概念车:投影操控 
奔驰带来VISION AVTR , 堪称最富未来感的概念车 。 方向盘、加速踏板、刹车踏板、按键、触控屏 , 这些都没有!全车只有一个发光的控制器 , 车内的全息投影能将操作菜单投影到人的手掌上实现操控 。  
小鹏P5:首配激光雷达 
小鹏P5搭载激光雷达 , 全车配有13个高清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2个车规级激光雷达、1组高精度定位单元(GNSS+IMU) , 能够实现对环境的视觉+雷达的360度双重融合感知 。  
采访人员看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2021年中国车市的预期相当乐观:保底增幅5% , 攀高则可以超过10% 。 这个预期体现在了今年一季度的汽车产销量上 , 数据显示 , 今年1-3月份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5.2万辆和648.4万辆 , 同比分别增长81.7%和75.6% 。  
产销增长的背后 , 是智能技术的高速驱动 。 今年上海车展 , 汽车技术不再是以单一的面目出现 , 而是经历着全面的整合、梳理、甚至是推倒重来 。 围绕实际使用 , 进行各种改变 。 未来 , 这种基于全新思维下的创新 , 将会成为常态 。  
在技术驱动下 , 汽车正在从“功能车”变成“智能车” 。 在智能车上 , 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甚至手机都不具备的创新科技 。  
【|从上海车展看智能技术高速驱动】不出意外的话 , 上海车展展示的新技术 , 将在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中国乃至全球车市和你我的用车生活 。 对此 , 最合理的选择是:与其观望 , 不如拥抱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