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川陀太空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美国东部时间4月19日凌晨 , 毅力号火星车携带的机智号直升机成功进行了首次试飞 ,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能够在地外天体上进行飞行的航空器 。
Mastcam-Z相机拍摄到的机智号直升机叶片旋转测试的画面(图源:NASA)航空器 , 是在大气层内进行可控飞行的飞行器 。 火星上大气层稀薄 , 且NASA赋予了机智号MarsHelicopter的称号 , 基于这两点 , 机智号应该被称为火星(无人)直升机 。
从定义来看 , 机智号的意义可与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相媲美 , 后者作为地球上的第一架飞机 , 而机智号是火星上的第一架直升机 , 二者都属于航空器这个类目 。
区域性环境航空测量(ARES)火星飞机的工作想象图 , 图源:NASA根据NASA的数据显示 , 本次试飞最大高度为3米 , 悬停时间为30秒 。 算上起飞、降落的时间 , 机智号在火星大气中飞行时间共计39.1秒 , 旋翼转速为每分钟2400转以上 。 由于火星与地球距离逐渐增加 , 信号延迟达到12分钟 , 所以此次试飞是全程自动化 。 试飞计划进行5次 , 每次不超过3分钟 , 最大飞行高度不超过5米 , 距离不超过300米 。 从这些限制条件看 , 机智是一次技术演示性试飞 , 不具备科学观测能力 。
火星上起飞环境恶劣
既然是技术演示 ,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气动设计才适合在火星上飞行?这需要我们先看看火星的飞行环境 。
火星上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左右 , 且火星的引力场只有地球的38% , 采用传统的方法肯定是无法在火星上飞行 。 机智号的旋翼转速达到了2400转每分钟 , 这个速度是地球上直升机旋翼转速的8倍以上 。 由于火星大气非常稀薄 , 机智号只能提高旋翼的旋转来获得足够的升力 。 机智号工作的火星表面 , 其环境大致相当于地球上3万米的高度 , 远远超出了传统直升机的飞行高度范围 。 而且 , 火星表面的温度可低至零下90摄氏度 , 机智号还需要做好保温工作 , 防止设备被冻坏 。
机智号在火星表面上方数米位置悬停 图源:NASA一般情况下 , 直升机升限在数千米不等 , 目前最高的数据 , 是1972年法国直升机创造的1.2万米的升限记录 。 理论上说 , 机智号理论上能够飞行的高度可达3万米 。 但不得不说的是 , 火星上的起飞环境是相当恶劣的 , 因此机智号不仅要在地球上3万米高度飞行 , 同时还要安装到毅力号火星车下方 , 因此它采用了共轴反转旋翼设计 。
旋翼设计是亮点
为了应对火星表面环境和便于部署 , NASA在机智号上采用了共轴反转旋翼设计 , 同时使用电动机驱动 。 这也是马斯克大力发展电动车的原因之一 。 因为火星上没有石油 , 只能使用电动车作为火星定居点的交通工具 。 旋翼系统使用4片由碳纤维特殊材料制造的桨叶 , 旋翼直径为1.2米 , 上下旋翼旋转方向相反 , 抵消了扭矩 。
机智号直升机的大小 , 旋翼直径大约1.2米 , 使用共轴反转设计 图源:NASA
共轴反转旋翼的侧视图 , 上下旋翼通过反向转动抵消扭矩(图源:SPACE.COM)使用共轴反转旋翼设计的优点有这么几个 。 第一 , 简化了直升机的结构 , 尤其是复杂的尾桨传动机构 , 有利于折叠放置在火星车腹部 , 如果机智号使用单旋翼带尾桨的结构 , 旋翼直径可能要达到1.7米 。 旋翼直径的增加会导致机智号变得更加庞大 , 不容易塞到毅力号的肚子下面;第二 , 共轴反转旋翼将来能够衍生出载人型号 , 目前全球也有非常多的共轴反转旋翼直升机 , 比如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的多种产品等 。 如果使用大疆式无人机采用的四旋翼十字对称结构 , 就丧失了未来发展出可载人的火星直升机的能力 。 第三 , 共轴反转旋翼具备较好的抗侧风性能 , 悬停效率较高 , 可对抗火星上可能出现的阵风 。
共轴反转直升机的传动装置设计复杂 图源:wiki当然 , 共轴反转旋翼也有不足的地方 , 机动性偏差一些 , 对发动机的设计要求较高 , 以及噪音较大 。 这些问题对于火星探索而言 , 其实都不是主要限制因素 。
综上 , 根据机智号共轴反转旋翼的设计 , 我们可以看出一些NASA对火星殖民计划提前进行的布局 , 比如可载人的直升机 , 作为火星定居点之间的空中交通工具使用 。
X2刚性共轴反转直升机试飞画面 , 注意尾部还有一个推进器 , 这种气动有可能被移植到未来的火星直升机上 图源:NASA天体探索进入航空器时代
可载人的火星直升机应该是比较遥远的目标 , 在下一阶段 , NASA有可能进一步测试能够在火星上飞行的固定翼飞机 , 并且将航空器探索的方式推广到其他天体上 , 比如金星、土卫六上 。 使用固定翼飞机探索目标天体 , 需要满足一个基本点:该天体要有大气结构 , 能够形成升力 , 月球表面接近真空 , 因此无法使用固定翼飞机 。 如果目标天体有陆地表面 , 可满足航空器的起降 , 实现重复多次使用 。 由于每个天体的大气密度、引力场、温度都不一样 , 能在火星上飞的航空器在其他天体上不一定能飞得起来 , 基于此 , 要想通过航空器探索地外天体 ,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设计 。
目前 , NASA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火星上 , 早在冯布劳恩时代 , NASA就提出开发有翼航空器将人类送到火星表面 。 1970年代 , NASA开发了Mini-嗅探器无人固定翼飞机 , 用于火星高空取样研究 。 2000年代初 , NASA研发了区域性环境航空测量(ARES)火星飞机 , 计划在距离火星表面1.5公里的高度释放 , 使用肼为燃料 , 可以每小时320公里的飞行速度探索火星 。 相比较旋翼机而言 , 固定翼飞机的航程更远 , 一次飞行可巡弋、探测较大范围的火星表面 , 甚至可以为火星未来的城际间载人航班打下基础 。 综上可以看出 , 在机智号之前 , 火星固定翼飞机就已经出现 , 只不过受到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影响 , 没有成功部署 。
2000年代初 , NASA研发了区域性环境航空测量(ARES)火星飞机 图源:NASA火星飞行的技术挑战
从技术上看 , 要在火星上飞行 , 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有四点 。
第一 , 需要建立低雷诺数、高亚音速的空气动力学模型 , 才能满足在火星大气中飞行的需要;
第二 , 火星飞机的机身结构与地球上的飞机有一定的区别 , 通常是非常规机身设计 。 ARES火星飞机就采用了带有下反特征的机翼 , 并且将垂尾和平尾整合 , 与我们通常所见的航空器气动设计有较大的区别;
第三 , 需采用在机身上增加机翼折叠设计 , 以便收纳到火星着陆器内部 , 因此在放飞的时候需要自动展开 ,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第四 , 需要使用非吸气式发动机 , 机智号使用了电动机带动螺旋桨 , ARES飞机使用了化学燃料 , 毕竟火星的大气稀薄 , 相当于地球上3万米高度 , 不利于吸气式发动机工作 。
综上 , 机智号这次成功在火星表面试飞 , 是NASA在过去数十年对火星航空器研究的成果 , 在未来一段时间 , 固定翼航空器也可能进入火星大气中试飞 , 这也是火星探索的一种趋势 。 同时 , 航空器探索方式也会推广到其他有大气结构的行星、卫星上 , 对我们国家而言 , 也应该着手研发 , 提前做好积累相关技术 , 为今后探索火星奠定基础 。
参考文献:
https://mars.nasa.gov/resources/25810/mastcam-z-captures-ingenuitys-blades-spinning/
【美国航天局|直升机在地球起飞和在火星起飞有什么区别?机智号:这题我会】https://mars.nasa.gov/technology/helicopter/#Watch-Online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the|美国人的“圣诞热情” 连奥密克戎也挡不住
- IT|美国CDC:无论接种疫苗与否 民众应避免邮轮旅行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the|福奇:美国奥密克戎毒株疫情可能在1月底达到顶峰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电源|美国NASA计划启动月面反应堆电源项目
- IT|美国法国英国连创历史新高 世卫组织警告“感染海啸”到来
- the|美国日增新冠确诊病例超44万 专家:美疫情已转向新阶段
- IT|希尔公司将推出颠覆性的HX50直升机根据买家需求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