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上海张江地铁站口 , 一辆自动驾驶的“无人餐车”缓慢行驶 , 需要购餐的市民 , 通过车身的透明“橱窗”看上哪件商品 , 只需在上方的购物屏上点选商品 , 购买支付和取货就可一次完成…
苏州北站附近的智能网联测试道路 , 来往路人掏出手机叫到一辆无人驾驶的出租车 , 已见怪不怪 。 这些无人驾驶出租车集成了摄像头、雷达、传感器等设备 , 不仅可以感知近端车周环境 , 还可超视距感知数个路口外的交通状况…
技术浪潮下 , 当很多人对着高大上的技术词汇高谈阔论 , 更接地气的AI技术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增长的热点 。 而围绕衣、食、住、行 , 美团作为主要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 其技术发展的脉络也已经从与普通用户生活紧密联系的不同场景中 , 清晰显现出来 。
场景驱动技术 , AI需要“接地气”
尽管AI技术正不断渗透到出行、餐饮、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 , 但透过AI初创企业的现状 , 当前市场上仍普遍弥漫着一种悲观的情绪 。 接连多家备受资本青睐的AI独角兽 , 因为严重亏损而上市失败 , 有从业者甚至提出了AI全面崩溃的说法 。
追根究底 , 依旧逃不开技术落地的难题 。 一方面 , 技术本身无法找到合适的场景落地 , 也就没有商业化的空间 , 所以很难仅靠融资维持生存;另一方面 , 企业用户的核心目标多是利用AI技术实现业务增长 , 而现在很多技术并不能直接解决业务需求 , 立竿见影 , 久而久之 , 企业用户也对AI技术渐趋失望 。
从技术研发再到场景落地 , 这是AI技术型公司常规的发展路径 , 因此一旦落地环节受阻 , 投入研发的成本很可能付诸东流 。 但反过来 , 场景驱动技术 , 则被很多互联网公司验证成功 。
早在2015-2016年之间 , “无人科技”逐渐成为电商、物流巨头们的新宠儿 , 他们最初看好的是无人机配送 。 刘强东在内部提出要用无人机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 顺丰先后实现了水陆两栖无人机、大吨位无人机的试飞工作 , 再加上各种中小型无人机 , 无人机配送初见规模 。
不少无人机制造商也蠢蠢欲动 。 极飞同顺丰合作 , 研发包括落地、调度、管理在内的自动化系统 , 迅蚁推出面向消费者的无人机物流配送服务—迅蚁速运 , 甚至大疆也考虑过配送业务 。
然而时至今日 , 无人机配送雷声大雨点小 , 无人车配送却扛起了无人科技的大旗 。 在外卖领域 , 无人车与骑手实现场景打通 , 无人车只需要把商品送到写字楼或酒店门口 , 骑手接力完成室内的配送 , 平均每单可以节省5到7分钟的时间 。
美团的无人配送 , 基于对骑手运力补充的考虑 , 而选择最有可能先期落地的低速载物配送场景 , 且智能化已渗透到了业务的每一个环节 。
以场景驱动技术是美团AI的核心优势 , 基于自身生活服务业务与场景 , 美团AI技术在支撑自身业务发展外 , 从提升大众生活体验、赋能生活服务产业升级、助力社会治理和最终实现未来智能化生活四个层面 , 进行落地 。 如果更简单地讲 , 就是服务于“如何让用户吃得更好 , 生活更好” 。
举个简单的例子 , 2019年美团曾上线了一个语音交互新功能 , 点击美团app搜索入口的麦克风 , 说出无障碍外卖 , 用户就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完成从选餐厅、菜品 , 买单甚至是售后等一系列动作 。
为盲人群体提供便利 , 对于美团而言 , 亦是一个适应不同实际场景不断优化自己技术能力的过程 。
数据战:“取之于民 , 用之于民”
在“美团语音盲人定制应用”的发布会现场 , 王慧文提及 , 科技公司有两种 , 一种是科技产品 , 它的产品本身就是科技;另一种是科技驱动经营 , 它的科技能力能让它更好地管理业务、组织 , 有好的产品或服务 。
美团无疑是后者 。 2020年 , 美团实现营收1147.9亿元 , 创历史新高 , 同比增长17.7% , 业务增长背后 , 其实正是AI技术在支撑 。 而相对地 , 美团的技术能力之所以能适应不同的场景而不断迭代和升级 , 也在于掌握了AI最核心的要素—数据 。
文章图片
算法、算力与数据是构成AI的三个基本要素 , 其中数据是基础 , 对所有互联网公司而言 , 未来的技术战某种程度上就是“数据战” 。 而在这场数据战中 , 立足于本地生活服务的美团天然拥有优势 。
一方面 , 相比通过投资手段建立起庞大业务体系 , 却始终难以相互打通的互联网巨头们 , 美团以外卖为根基 , 连接更多本地生活服务场景所构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 因业务之间具有很强的协同和带动作用 , 而产生了更精准、关联性更强、更贴近用户日常生活的数据 。 以这些数据为基础 , 美团又可以不断去解决人们在新场景中的新需求 。
目前为止 , 在场景方面 , 美团拥有外卖、餐饮、酒店、旅行等超过200个生活服务场景 , 服务了超过680万商户与5.1亿用户 , 线上拥有超过70亿用户评价数据 。
【生活|美团的AI野望:生活服务业平台的新可能】通过美团商业大脑 , 商家选址租赁、装修经营、菜品推荐等 , 都可以从平台AI中找到依据 。
另一方面 , 从纵向维度看 , 美团外卖以每天配送超过4000万订单、百万级别骑手的规模 ,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配送平台 。 随着智能调度系统连接的用户和商家越多 , 通过AI技术实现智能、最优化调度的能力就越强 , 用户享受的配送服务也更快 。
而且 , 因为无人配送也成了运力补充 , 在原本单纯的骑手调度外 , 又增加了无人配送车的变量 , 其背后所涉及的调度难度是现在的3倍有余 。 不过 , 一旦智能配送技术与无人配送真正实现落地 , 外卖平台的智能调度能力将跃升一个等级 , 更高效地服务于各类生活服务场景 , 推动整个配送行业全场景的数字化升级 。
借助在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先发优势 , 美团能更好地抓住新机会 , 创造协同价值 , 并最终让商户和用户及生态参与方都能从中获益 。
合抱之木 , 生于毫末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 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 而纵观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 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智慧医疗、芯片植入等高精尖技术普遍进入了一种瓶颈期 , 反而融入大众日常生活、更接地气的相关技术蓬勃起来 。
实际上 , 不少用户已经把美团当作提供日常服务的必需品 。 吃饭时 , 打开外卖即可以点餐 , 外地出差时 , 在美团上查询票务信息和周边景区 , 身体不适时 , 无需到处找药店 , 骑手会把你想要的药送上门 。 甚至 , 下班想要回家做饭 , 在美团优选上购买后 , 便能就近取走食材 。
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平台 , 美团正在成为很多用户自己享有的、无形的平台经济 , 其支点就在于其灵活的配送网络 。
美团的超脑系统配送网络覆盖全国2800个县市区 , 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调度系统 , 为平台连接的两端主体提供即时服务 , 而在连接用户与商家之外 , 它更是逐渐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 。
文章图片
这点在疫情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 疫情初期 , 所有城市的运转陷入瘫痪 , 美团配送宣布将开放战略再升级 , 在大部分人居家隔离时 , 外卖小哥把米、面、粮、油、药品等生活必需品 , 挨家挨户送到用户手里 。 不仅如此 , 餐饮行业相继开通外卖业务 , 外卖平台变为线下餐饮生死存活的关键 。
也正是在疫情的刺激下 , 本地生活服务普遍进行了线上化的转型 , 这使得美团从餐饮行业平台升级为覆盖更多行业、真正服务于大众生活的平台 。
在这一过程中 , 美团AI技术的作用不可忽视 。 疫情爆发之际 , 为了更好的助力防疫工作 , 真正实现“无接触 , 更安全”的目的 , 美团启动了无人配送防疫助力计划 , 在北京顺义区率先落地运营 。 截止目前 , 累积超过3.5万订单 , 通过无人车实现全流程配送 。
疫情透露了美团AI技术应用和落地的最大优势—离大众更近 , 所以 , 在美团的全场景布局下 , AI技术能快速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 让大众感知到 。 我们也会像熟悉水电煤一样 , 更加离不开美团AI技术提供的生活服务 。
商业有界 , 而技术无界 。 美团已经走过了业务扩张的多层边界 , 勾勒出一幅各类生活服务场景相互交织的版图 , 如今技术的力量得以彰显和渗透 , 未来赋能万物 , 将无处不在 。
歪道道 , 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 。 同名微信公众号:歪道道(daotmt) 。 本文为原创文章 , 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