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碎片化、快速化、轻量化阅读习惯的形成 , 如今的新闻报道更加注重视觉创新表现 , 图片、短视频的应用比重越来越大 。 其中 , 图片产品由于制作周期短、信息集中、视觉冲击力强 , 往往能在传播中抢占先机 , 成为各大媒体青睐的表现形式 。 由此延伸出的海报、组图、长图图解等 , 已成为逐渐成熟的新闻文体和报道样式 。
央广网从提高产品时效性和传播性的角度出发 , 在实际报道中推出了一批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原创图片产品 , 并创造性地提升了产品的互动效果和沉浸式体验 。 在统筹资源、高效整合的基础上 , 确保了一系列刷屏产品的产能输出 , 实现多终端协作突圈 。
一、多样化的产品类型:海报、长图、表情包……
新闻海报围绕新近发生的事实 , 以图片为基本元素 , 辅以艺术化处理 , 能够快速准确地直达用户 , 适合移动传播和互动传播 。 除此之外 , 海报在跨屏传播、品牌推介、节目预告方面有着天然的独特优势 。 央广网将以上几点作为突破口 , 打造出多个制作精良、传播力显著的海报产品 。
文章图片
巧用海报产品 , 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由单张海报延伸出的系列组图 , 主题、色调、风格整齐划一 , 能够利用多图集中优势进行“团队作战” , 实现能量叠加效果 。 《政府工作报告 , 这些话暖心又提气!》《一组数据了解2021中国KPI》通过提炼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 , 将碎片化信息汇聚成系列 , 提升了信息的完整度;春节期间 , 央广网在全端口推出的系列海报《犇!》以“奋斗牛”“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知足牛”“逍遥牛”六个形象 , 共同组成了新时代的精神画像 。
【海报|以图为媒 多维突破——央广网在轻量化产品报道中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图片
《政府工作报告 , 这些话暖心又提气!》产品截图
文章图片
《一组数据了解2021中国KPI》产品截图
文章图片
系列海报《犇!》产品截图
相比常规尺寸的海报 , 长图图解所承载的内容信息量更丰富 , 更侧重于借助视觉符号体现新闻信息之间的联系 。 在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报道中 , 央广网推出长图《图解|一图看山东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时间线》 , 利用救援矿井结构剖析图标出回风井和钻孔位置 , 将地理位置、空间结构和时间脉络等元素相互结合 , 立体还原了时间、空间上多维度的救援过程 , 清晰直观地展现出“地心营救”工作实现突破的原因与下一阶段救援关键 , 图片获全网超百家媒体转载 。
文章图片
《图解|一图看山东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时间线》产品截图
此外 , 央广网还积极尝试表情包、gif图等图片形式 , 以适配移动端平台的传播特征 。
二、多元化的创作思路:主动适应智能媒体时代 革新受众体验
1、重视产品的传播语境
移动互联网时代 ,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成为媒体抢占的重要阵地 。 移动传播更加重视微观叙事 , 关注社会民生、时事热点 , 体现人文关怀 。 央广网坚持移动为先 , 在真实性原则下 , 搭配具有情感底色的新闻内容 , 充分调动受众的情感体验 , 实现产品在数字空间、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
原创人物系列海报《寒冬守夜人》中 , 策划者选取代驾小哥、工人、护士等作为对象 , 记录这些在冬夜坚守岗位的“守夜人”们 。 海报以富有故事感的工作剪影照 , 配合简单的文字介绍 , 一张图片即诉说一个故事 , 体现一种精神 , 传递一种温暖 。 该系列海报被大量转发 , 刷屏朋友圈 。
文章图片
原创人物系列海报《寒冬守夜人》
“五一”劳动节特别策划《今天 , 这个单推给他们》中 , 将视角聚焦在模型师、汉服设计师、收纳师等新兴职业从业者身上 , 反映他们的工作状态、精神风貌 。 网友纷纷留言:“给所有为梦想奋斗的人加油!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文章图片
关心劳动者的生活状态 , 记录普通人的故事
《就地过年指导手册》里 , 通过一组gif动图 , 展现就地过年的不同“招式” 。 手绘的画面人物鲜活、图案生动 , 被网友们收藏为表情包 , 出现在日常聊天场景中 。
文章图片
与传统宣传方式相比 , 表情包更活泼有趣 , 适用范围也更广
2、重视创意概念和文化美学效果
图片产品制作简单 , 易于模仿 , 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泥潭 。 面对快节奏的产品迭代 , 如何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 , 融入策划者和设计者的奇思妙想 , 创新表现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
央广网在这方面开拓思维 , 做出了不少匠心十足的创意产品 。 《防疫不放松 冷链不“掉链”》中巧用双关的文字玩法 , 将“冷链”与“拉链”联系在一起 , 构思巧妙 , 别出心裁;《相聚有时 不急一时》以“聚”字的笔画结构为创意出发点 , 传递“少聚集”的概念;《寒潮来袭 气温“跳水”大赛》则是通过拟人化的表现形式 , 模拟各城市温度变化 , 新奇有趣 , 令人印象深刻 。
文章图片
各种脑洞大开的新奇创意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
图片产品制作除了开拓思维 , 还侧重体现“美”字 , 即在光影变换、色彩选择、虚实对比、模块调整中追求审美效果 。 《开局:上新了 , 车间!——探访新冠疫苗生产车间》以一组充满质感的实拍照为基础 , 凝缩内容体量、优化编排布局;《诗词中的“十四五”》立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 , 将高清的中国自然风光配合传统毛笔笔刷元素 , 加以墨色浓淡、轻重缓急的变化 , 给人以气韵流动的感觉 , 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有秩序的韵律美 , 增强了产品的艺术表现力 , 成功触发受众的情感共振和文化共鸣 。
文章图片
《开局:上新了 , 车间!——探访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尽显大片质感
文章图片
《诗词中的“十四五”》产品截图
3、重视静态图片的动态延伸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 , 带动了视觉传播形式的不断升级 , 由过去传统的静态、单一的文本传播变为动态的、立体的、交互式的多样化传播 。 “动”起来的图片 , 打破了传统图片的静态展示 , 使受众在接收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同时享有听觉、感知、节奏动感、互动等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 注意力和关注度也随之提升 。
原创策划产品《党史自习日历》就赋予了海报更多的多媒体属性 。 在这组可以“听”的海报中 , 每张海报都有一个独特的二维码 , 扫码即可进入收听页面 , 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 产品充分发挥了央广网的特色声音资源优势 , 学史明志 , 放眼未来 , 富有鲜活的时代感 。
文章图片
图片+声音 , 打造出一组可以“听”的海报
《犇!》手绘除夕海报加入数字倒计时和散落的烟花、红包、元宝等元素 , 在声音和动态效果的加持下 , 原本的静态图片升级为10秒钟的短视频 , 调动起受众的感官联想 , 营造出喜庆、祥和、团圆的过年气氛 。
文章图片
《犇!》手绘除夕海报动态分镜
基于SVG技术的网页可视化视觉符号交互 , 能够创造拟态化的话语空间 , 增强沉浸感和参与感 。 央广网在3月12日植树节推出的公众号文章《如果你今天的外卖不用一次性筷子 , 会发生什么?》中 , 用户点击单张图片 , 即可实现画面的动态切换 。 从黑白到彩色 , 从贫瘠干枯的土地到绿树成荫 , 这种视觉过渡让用户仿佛亲自参与到了“绿色奇迹”中 , 也将“环境保护”的主题更好地传递出来 , 与传统的图文叙述相比 , 更加直观、醒目、深入人心 。
文章图片
用户只需移动手指 , 即可感受“绿色奇迹”的诞生
三、多方位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精品输出 提升报道影响力
以海报、组图为代表的轻量化产品制作方便、省时省力 , 但也存在竞争激烈、更替迅速的压力 。 同时 , 产品虽小 , 但背后可能涉及策划、编辑、采访人员、美编、技术、视频制作、审核、分发、推广等多个部门 , 往往需要复杂的团队支撑 。
央广网从解放生产力出发 , 梳理业务流程 , 打造扁平化的团队架构 , 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 一方面 , 依托智能化生产手段 , 综合利用图片增强技术、快剪、一键生成等方式 , 在实操中不断锻炼对热点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 保证短周期内产品的稳定输出;另一方面 , 重视原创内容的高质量发展 , 阶段性地推出精品化产品 。 在融合报道统筹下 , 打通生产端和发布端 , 利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流量平台形成多维传播圈 , 不断获取增量受众 。
策划前置、紧跟热点 , 随后快速生产校对、多端发布 , 再到后期的复盘评估 , 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央广网以图片为载体 , 在轻量化产品报道中充分释放原创力 , 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传播力以及各方的口碑度、美誉度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 当然 , “轻量化”报道并非终点 , 前期“轻量”产品的引流 , 还需后期用“重量”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 , 共同提升原创报道的强劲势能 。 (蔡荣波 胡莹莹)
推荐阅读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IT|以色列正式批准开放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 限免疫力低下人群
- 系统验证|以技术革新加速芯片创新效率,EDA软件集成版PNDebug正式发布
- Tesla|特斯拉Model Y保费何以一夜暴增80%?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南安市司法局凝初心践使命 以民为本做实人民调解
- 数据|中标 | 数梦工场以数字新动能助力科技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