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小心染上“手机病”!
微信聊天、上网购物……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人们生活、工作带来诸多方便与乐趣 , 但过度使用、依赖手机的生活方式也让不少人染上了“手机病” , 不仅致使日常工作、学习时间被挤占 , 还给身心健康造成多种不良影响 。 随着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手机病”的危害 , 网友们开始四处寻觅“良方” , 通过使用自律应用软件、丰富线下活动等方式避免沉迷手机 。
【会|小心染上“手机病”!】沉迷手机危害大
深夜 , 在某互联网企业任职的邹女士依旧坐在办公桌前 , 赶制着第二天需要的活动策划案 。 “如果白天没有一边干活一边刷手机 , 现在也不用‘挑灯夜战’ 。 ”邹女士告诉采访人员 , 这样的情况发生过很多次 , 熬夜赶工虽然痛苦 , 但第二天还是抵挡不住手机的诱惑 , “好了伤疤就忘了疼” 。
白天刷微博、晚上打游戏、碎片时间玩短视频 , 如今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被贴上“机不离手”“沉迷上瘾”的标签 , 工作、学习效率直线下降 , 像周女士这样因刷手机误事而深夜赶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
有媒体近日在社交网络上发起“使用手机时长和健康隐患”网络调查 , 吸引超过40万网友的关注 。 结果显示 , 74%的网友表示自己“手机不离手” , 65%的网友离开手机会产生焦虑感 。 换言之 , 目前超七成网友已经成为“手机病”患者 。
除了严重侵占正常工作、学习的时间 , “手机病”还会对使用者造成健康隐患 。 有医生表示 , 过度使用手机不但会对眼睛、颈椎和大拇指腱鞘造成直接损伤 , 还可能带来睡眠、内分泌和肥胖等问题 , 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精神和情绪 。 此外 , 成人沉迷手机还会给未成年人作出不良示范 。 一些父母整天手机不离手 , 放任孩子过早、过度使用手机 , 以致其视力下降、无心学习 , 未来还可能诱发性格孤僻等心理疾病 。
自律软件开“良方”
“手机病”危害大 , 治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 邹女士说 , 随时随地使用手机工作、娱乐已经成为习惯 , 日常生活离不开智能手机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服务 。 “主动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很难做到 , 坚持一两个小时不用手机就已经是极限了 。 ”
针对“手机病”用户的困扰 , 有软件开发者从手机本身“破题”寻找良方 , 推出一系列为手机重度使用者量身定制的自律应用软件 , 帮助他们远离沉迷 。 采访人员实际体验几款自律软件后发现 , 此类软件涵盖学习、工作、健身等多种使用场景 , 大多设有计时、便签、闹钟、日历、时间管理、任务管理等功能 , 可为任务计划设置定时提醒 , 并通过打卡签到等形式督促用户按照日程安排做相应的事情 , 帮助用户养成自律习惯 , 防止过度使用手机 。
推荐阅读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凝胶|高交会刮起 “专精特新”风 “小巨人”撑起大视野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泡芙|传下去
- 硬件|一个时代落幕 佳能:1DX3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转向|时代落幕,佳能:1DX3 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