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雷军董明珠押注造车,“新10亿赌约”谁会赢?( 二 )
但业内人士指出,银隆的主营业务是新能源客车,虽然很多技术可以用于新能源乘用车,但转型难度并不会比小米造车小很多 。
此外,格力也不得不承担银隆的债务 。截至2021年7月31日,银隆总资产281亿元,负债总额227亿元 。2021年1-7月银隆实现营收10.6亿元,净利润-7.6亿元 。
雷军的小米造车,买买买
8月31日,格力将银隆收入囊中,9月1日,雷军就通过个人微博表示:小米汽车正式注册,公司名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担任法人代表 。前后脚公布造车进展,仿佛在暗中较劲 。
文章图片
雷军宣布小米汽车正式注册 。
今年3月,小米集团宣布进军造车,计划投资100亿美元,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 。
随即,不差钱的小米集团就通过“买买买”的方式,攻城略地拓展版图 。
目前,小米集团已经投资了汽车驾驶辅助方案提供商纵目科技、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4D毫米波成像雷达供应商几何伙伴、无钴电池制造商蜂巢能源科技、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供应商智慧互通等科技公司 。还花了7737万美元,收购自动驾驶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 。
而在官宣造车之前,小米还投资过动力电池供应商中航锂电、智芯半导体、博泰车联网、睿米科技等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小米已经投资了30多家汽车产业相关公司 。
小米还开出高薪挖人,在二季度财报分析师会议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透露,造车至今的5个月,小米汽车团队从2万多份简历中精挑细选,已搭建起了近300人的团队,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
9月7日,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近期加入了小米旗下的顺为资本,专注智能汽车技术生态领域 。
小米汽车将如何落地?汽车分析师张翔认为,“造车的利润没有互联网业务高,即使是宝马,目前利润率也只有10%左右 。因此,小米需要发挥自己设计和营销上的优势,把造车这件利润率低的事情委托车企来做 。由于现在车企产能过剩,以小米的实力,可以很容易找到合作伙伴 。”
两者对比下来,小米在智能化及自动驾驶方面上已做好一定准备;格力这边,手中仅有一家工厂,汽车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不多 。
赌约还有几年时间,考虑到双方都财大气粗,10亿元花落谁家,还难言胜负 。
未来会是雷军和董明珠的吗?
值得注意的是,董明珠还没有透露格力造车计划,雷军则表示,小米最快要三年才能做出一款电动汽车产品 。所以如果进展顺利,第一款小米汽车有望2024年问世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雷军|和雷军一起开箱,领取小米12「专属指南」
- 设备|雷军亲自演示 MIUI 13“小米妙享中心”:一拖流转媒体内容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手机|1千亿让小米超越苹果?别被雷军的障眼法,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