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揭开谜团:外卖小哥是怎样一步步成为非平台员工的?
受伤之前,邵新银从来没想过,工作了两年多,自己却不是迪亚斯的员工 。每天早上晨会,配送站点站长会重复大声说,“我们迪亚斯、我们迪亚斯……”,在公司年会上,迪亚斯大区经理举着酒杯邀约骑手们一起喊“祝迪亚斯越办越好” 。但当他在送外卖途中受伤,向公司请求工伤赔偿时,他才知道,原来他不是这家公司的员工 。
文章图片
邵新银是一个专门为饿了么送外卖的骑手,俗称外卖小哥 。迪亚斯是饿了么的配送商 。2019年至2021年,邵新银因为工伤问题多次和迪亚斯在法庭对峙 。
代理邵新银官司的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益律师陈星,通过这起官司,发现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平台隐身网络 。邵新银为饿了么送外卖,被迪亚斯公司管理,但工资是太昌公司发放的,社保和个税是由天津某建筑公司和上海某外包公司等扣缴的 。
邵新银和迪亚斯的两次官司都败诉,原因是,法院不能认定邵新银和公司之间有劳动关系 。
从饿了么,到迪亚斯,再到太昌,到天津某建筑公司和上海某外包公司,这个长长的链条下,外卖骑手距离平台距离越来越远,他们不再是平台的员工,甚至不是外包公司的员工,他们出事后,没有公司可以为他们负责 。
致诚农民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致诚劳动者公益法律平台研究了1907个外卖平台与骑手打官司的案件,类似的事件,在当下并不罕见 。9月17日,他们向经济观察网采访人员介绍了隐藏在平台背后的谜团 。
从员工到外包,套路有多深
“致诚劳动者”的公益律师、研究员和50多个志愿者们用时3个月,走访配送商站点、调研灵活用工平台,研究了1907份与外卖骑手认定劳动关系相关的司法判决,搞明白了外卖平台在劳动关系上的“甩锅”套路 。
致诚农民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淼将外卖平台用工情况分为8种,从模式1到模式8,平台与骑手之间的关系越隔越远 。
邵新银所遇到的模式,是第七种,网络众包模式 。其典型特点是:外卖平台和A公司对外卖小哥进行日常管理,B公司与小哥签订合作协议并发工资,C和D为小哥缴纳个人所得税,最终形成外卖平台联合多家公司对骑手进行共同管理 。
比网络众包模式更严重的还有个体工商户模式,这是最恶劣,让劳动者不再享有劳动者权利,也是近期引发争议的一种模式,饿了么和美团9月15日先后发布声明称,禁止要求骑手注册个体工商户 。
外卖平台并不是一开始就与骑手之间形成了复杂劳动关系 。2008年饿了么诞生后,餐厅与外卖平台合作,由平台统一配送,当时平台与骑手是直接雇佣关系,当时平台还有福利保护员工,做的非常好 。即使骑手和饿了么没有直接签合同,一般会有劳务派遣公司签 。
推荐阅读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电子商务|美容贷“抹黑”征信 谁来负责?
- 电子商务|员工抱怨亚马逊太冷酷:工伤后得不到赔偿 还不让休假
- 电子商务|国际品牌崛起 亚马逊在全球购物应用安装量中下滑至第四位
- 电子商务|无需扫码、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充电桩项目启动!
- 电子商务|经济日报:淘宝禁止好评返现 “水”评会少吗?
- 电子商务|美参议员直言比特币解决不了不平等:仍然被富人把持
- 电子商务|相互宝关停:10年网络互助的功与过
- 电子商务|俞敏洪回应农产品带货被吐槽贵:选的是最好的 不是最便宜的
- 电子商务|同花顺子公司因荐股软件管理等问题 被浙江证监局要求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