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人才济济
五年来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力实施高素质指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操作人才“三大人才工程” , 全面走开“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路子;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 , 每年分批输送技术骨干、优秀中青年专家外出攻读研究生、参加研修班和专题培训班;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 , 与许多知名高校开展了科研协同创新攻关 。
伴随着长征七号、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 天舟一号寰宇太空 , 我国首次行星探测火星登陆 , 天和核心舱问鼎苍穹 , 天舟二号、三号顺利升空……在一发发火箭升空中 , 一批批技术精湛的优秀人才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脱颖而出 , 走出了最年轻分系统女性指挥员周承钰、“85后”01指挥员王宇亮等一批青年才俊 。
文章图片
周承钰
现如今 , 文昌航天发射场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龄30.9岁 , 他们中 , 博士学历占比3.4% , 硕士学历占比32.6% , 形成了一支学历高、方位全、层次多、梯次齐的人才队伍方阵 。 文昌航天发射场已成为人才培养的沃土 , 激活了人才辈出的“一池春水” 。
向天图强 , 测试发射能力新跃升
2016年 ,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试飞成功让文昌航天发射场一鸣惊人 , 然而年轻的发射场年均测试发射能力还不成熟 , 每年仅能完成1至2次航天发射任务 。
文章图片
长征七号首飞
五年来 , 文昌航天发射场坚持创新驱动 , 深入研究推进发射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策方法 , 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
2019年 , 在经历908天的卧薪尝胆后 ,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重振雄风、再问苍穹 , 文昌航天人再一次踏上了新的伟大征程 。
文章图片
长五B首飞
2020年 , 该发射场成功完成了长征五号B首飞、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嫦娥五号、长征八号首飞4次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 形成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能力 , 综合测试发射能力得到不断检验、提升 , 同时也为发射场后续职能拓展和能力提升拉开帷幕 。
【运载火箭|从长七首飞到天舟三号升空,文昌航天发射场这五年】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十四五”期间 , 文昌航天发射场还将开展重型火箭的论证建设和布局 , 逐步形成重型、大型和中型火箭高低搭配、多射向、多纬度、低倾角、大吨位发射能力 , 为中国航天未来的深空探测、行星探测、空间站建设、互联网建设以及可能的巨星座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 也为助推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网络强国、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奠基蓄势 。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协议|伊朗国防部宣布发射运载火箭
- IT|国内最长湖底隧道正式通车运营
- the|美监督机构:从煤电厂捕获二氧化碳的计划浪费了联邦资金
- 柯腾|争做细分赛道冠军——探寻厦门“小巨人”企业成长密码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Pro|价格相差1000块钱 买小米12还是小米12 Pro?很多人选错了
- 家居|来了!格力明珠套系品鉴会惊艳亮相星城长沙!
- 最新消息|被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书” 中华书局回应称即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