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2021服贸会智能建造抢先看

9月3日-7日 , 作为2021服贸会的八个专题展之一 , 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以下简称“建筑服务专题”)将在北京首钢园区首次以独立专题亮相 。 8月29日下午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建筑服务专题品牌企业专场活动中了解到 , 包括核电项目“埋件焊接机器人”、“管道智慧喷涂修复机器人”、钢结构智慧平台等一系列技术应用及绿色发展成果 , 以及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中应用的清水混凝土工艺等一系列科技成果 , 将集中亮相本届服贸会 。
作为中建二局参展2021服贸会建筑服务专题的精选案例之一 , 核电项目“埋件焊接机器人”无疑将是本届服贸会的一大亮点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中广核集团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首堆示范工程中 , 由中建二局负责为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项目两座核岛土建施工 , 在给核反应堆“盖房子”的过程中 , 预埋件就达8万余个 , 焊接工作量巨大 , 且焊接型号不尽相同 。 而在应用“埋件焊接机器人”这一机器人后 , 施工人员仅需根据不同焊接型号将机器人的固定工作台夹具进行调整定位 , 焊接工作即可快速展开 。
“相比人工焊接 , 工作效率足足提升3倍 , 焊接质量也能同步保证 。 ”中建二局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胡立新介绍道 。
除了体型庞大的“埋件焊接机器人” , 相对小巧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机器人”“管道智慧喷涂修复机器人” , 实现了直接从城市地下管网进入指定管道 , 大幅压缩修复工作量、极大提升修复质量 , 也充分体现了智能建造的魅力 。
作为北京建工集团参展2021服贸会建筑服务专题的精选案例 , 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工程、建工贵阳黔春立交桥建造等“超级工程” , 也将在本届服贸会上一展智能建造的风采 。
【中建二局|2021服贸会智能建造抢先看】作为“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2023亚洲杯的开闭幕式和决赛场地 , 北京工人体育场的改造复建工程启动于2020年 。 恢复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 , 传承首都历史文化风貌 , 保留城市记忆 , 是该项目改造复建的核心诉求 。
据了解 , 为确保上述改造愿景的达成 , 北京建工在工体改造复建工程外立面保留原有庄重典雅色调的基础上 , 探索使用了清水混凝土工艺 。 项目团队在模板加工中首次引入精密的数控机床 , 确保建筑模板高精度还原外观要求 , 外立面各种曲面、异型造型的清水混凝土施工高标准“一次成活” 。
“目前 , 项目已全面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 预计2022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 ”据北京建工项目经理李欣介绍 , 待工体改造复建工程完工后 , 这也将成为全国使用清水混凝土的最大单体建筑 。
智慧建造在建筑等传统业务中被深度应用的案例 , 还包括即将在本届服贸会建筑服务专题中亮相的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字信息化智慧平台 。 据这一智慧平台的搭建方中建二局方面介绍 , 每个构件从制作、运输到安装过程 , 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实现全过程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 这在即将开园的北京环球度假区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 。
环球度假区 , 少不了还原大量的电影场景 , 假山就是其中之一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度假区中最大的假山 , 就是由中建二局工程师团队利用计算机模拟控制和模块化施工建造的 , 其内部有着超过一万根构件的搭建 。 通过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字信息化智慧平台 , 环球度假区假山的构建变得高效又高质 。
据悉 , 项目团队把外立面3D模型与基础骨架3D模型导入软件 , 再输入所需次龙骨的型号、数量、荷载等数据 , 平台就能自动生成对应的假山钢结构模型图 。 经校对审核无误后 , 模型图纸一键上传至100公里外的中建二局廊坊钢结构制造厂 。 厂区的全自动机械设备开足马力 , 自动下料切割、人工焊接 , 经过质量检验、单独编号后 , 一个个“量身定做”的钢构件装车发往工地现场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卢扬 荣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