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那么多年,都不知道它到底叫啥?牛:你礼貌吗?

【|吃了那么多年,都不知道它到底叫啥?牛:你礼貌吗?】说起牛 , 你知道它“牛”在哪吗?我们身边的大部分家养动物大多各自起源于同一个物种 , 例如:世界各地的家马、东西方的家猪以及形态迥异的家犬 。 然而 , 家牛却是其中的例外 。 你了解过牛的分类吗?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血缘关系?各自的“看家本领”又是什么?即将到来的牛年让我们一起聊聊家牛的神奇之处 。
“牛家”成员大盘点
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中 , 牛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 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贯穿着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 , 留下了很多文人墨客托物言志的文学形象 。 但有一个概念 , 往往被忽略:很多时候 , 我们指的牛其实属于不同的物种(或亚种) 。 例如鲁迅先生的名言“吃的是草 , 挤出来的是奶” , 描绘的形象是奶牛;诗圣杜甫的“青草萋萋尽枯死 , 天马跂足随牦牛” , 形象地描绘了牦牛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存的场景;唐代绘画大师戴嵩的《三牛图》 , 则穷尽水牛野性筋骨之妙……列举了这么多牛 , 是不是有些迷糊了?别慌 , 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细说 。
牛是一个庞大家族 , 它们是最常见的大型驯养有蹄类动物 , 在人类驯化的家牛中 , 最常见的就是无峰的普通牛(Bos Taurus Taurus)和有峰的瘤牛(Bos Taurus Indicus)两个亚种 , 统称为牛(Cattle) , 它们在被人类驯化之前就已分化 , 时间是33万—16万年前 。 在家庭成员关系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不只是水牛 , 牦牛、大额牛、巴厘牛等都属于不同的物种 。

|吃了那么多年,都不知道它到底叫啥?牛:你礼貌吗?
由于家牛来源于不同属 , 许多论著亦将畜牧业中涉及的所有牛统称为“牛亚科家畜” 。 目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 , 不同的牛属动物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 各自独立起源驯化的 。
各显神通的家牛
家牛在人类社会中扮演了丰富而重要的角色 , 既可用于耕种、运输 , 也是奶制品、肉制品、皮革制品的重要来源 。 和其它家养动物一样 ,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欧美国家对家牛也进行了品种化培育过程 。 针对不同的社会需求 , 优化不同的性状 , 形成了很多现在耳熟能详的品种 , 让这些家牛练就了各自的“十八般武艺” , 例如乳用型的荷斯坦牛 , 肉用型的安格斯牛 , 乳、肉、役兼用的西门塔尔牛 , 耐热、耐粗饲 , 抗病性能出众的婆罗牛等等 。 还有一些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形成的特异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或物种 , 例如抗锥体虫叮咬的非洲普通牛(N'Dama) , 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牦牛等 。

|吃了那么多年,都不知道它到底叫啥?牛:你礼貌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