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而团队找到了最佳粘合剂含量 , 在这个含量下电极表面变得光滑 。
那么具体是如何制备的呢?
钴酸锂LCO(红色)和石墨(蓝色)浆液分别涂在铝和铜的集流体上 。
文章图片
干燥后 , 负极再用分离剂包裹 , 与正极缠绕在一起 。 嗯 , 大概是这种密不可分的程度 。
文章图片
随后 , 通过挤压封装在一个管道中 , 这个封装管由聚丙烯管包裹铝塑带制成 , 水蒸气透过率低 , 不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
文章图片
技术含量这么高 , 价格又如何?
论文介绍:每米成本略低于0.05美元(约合0.3元人民币) , 对于消费产品来说是经济的 。
文章图片
半年两登Nature的彭慧胜团队
最后再来简单介绍下背后的团队——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团队 , 研究柔性电子材料已经超过十年 。
而在今年半年时间 , 他们就两度得到国际顶刊认可 。
今年3月 , 他们打造的衣物显示器登上Nature 。
文章图片
能聊天能导航 , 水洗弯折都不怕 , 纺织布料最长可达6米 , 其中包含50万个发光单元 , 间距最小可达到0.8毫米 , 可以满足高分辨率显示的要求 。
文章图片
而现在 , 他们以可充电衣物再登Nature 。
共同一作是他的两位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生何纪卿和路晨昊 。
2008年彭慧胜刚回复旦 , 当时就已经想到“如果把锂离子电池做成纤维 , 一定很好玩 。 ”
2013年 , 彭慧胜团队实现世界第一个纤维锂离子电池 , 之后不断进行拓展 。
如今距离规模化生产又前进了一步 , 甚至有了更加明晰的实用价值 。
彭慧胜表示:
从目前纤维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工程化水平判断 , 有望在3-5年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 。 如果资源比较集中和高效利用 , 也有可能2-3年就能实现 。
没准儿过不了多久 , 你的下一个充电宝 , 就是一件衣服 。 (手动狗头)
论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772-0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13938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