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OPPO以及vivo在汽车赛道则更倾向于“服务商”的角色 。
华为在2018年确定了“不造车”的战略路径 , 只为车企提供基于华为ICT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部件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今年4月初在分析师大会上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汽车产业是未来十年最具颠覆性的产业之一 , 也是华为目前最为重视的业务 。 “中国每年3000万辆车 , 未来会更多 , 即便只做中国市场 , 每年能从每辆车上平均获得1万元的收入也足够了 , 产业界需要的不是华为品牌汽车 。 ”
而OPPO对于“造车”的第一次公开表态则是在2019年的一场年度科技大会上 。
“如果未来十年汽车行业都做不好汽车 , OPPO可能会做汽车 , 但目前来看还没有这个可能 。 ”OPPO的创始人陈明永表示 , 未来将不会再有纯粹意义上的手机企业 , 但OPPO要么不做 , 要么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 但不是自己打造汽车 。
从切入角度来看 , OPPO目前似乎更愿意以零部件供应商的角度进入这一赛道 , 尤其是在芯片、软件、供应链环节 , 车联网、车载通信、车用传感器等都是机会点 。 “如果是要做整车 , 难度和耗费的资金都非常大 , 这一点目前对于手机厂商而言需要有足够长的耐心 。 ”接近OPPO人士对采访人员说 。
在“2020 vivo开发者大会”上 , vivo高级副总裁施玉坚对外宣布了Jovi InCar , 这一步被视为vivo进入汽车赛道的开始 。 Jovi InCar主要围绕车厂、车联网服务商、应用开发者组建开放生态 , vivo强调进入车联网的定位是不做车机OS , 只做与车机OS 的协同 , 同时做好车外服务 。
“跨行业合作是未来汽车市场实现共赢的关键 。 ”IDC认为 , 技术开发领域的科技厂商需更深入地进入汽车价值链 , 在服务、软件应用、数据开发与管理方面与汽车制造商深度合作 , 为下一代汽车产品创新和客户体验提升提供新赛道 。
换言之 , 单打独斗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眼下的智能汽车赛道 , 谁拥有更多的“朋友” , 意味着未来胜出的机会会更大 。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the|美监督机构:从煤电厂捕获二氧化碳的计划浪费了联邦资金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Tesla|特斯拉因两处安全缺陷召回近50万辆电动汽车 承诺免费修复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Pro|价格相差1000块钱 买小米12还是小米12 Pro?很多人选错了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