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互通 , 搭建国际开拓型人才培养“桥梁纽带”
加入《华盛顿协议》 , 代表着我国工程教育正式进入国际平台的人才培养竞争 , 国际化视野、对国际前沿标准的掌握及跨国沟通交流能力将成为未来高层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 这要求高校要立足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前沿 , 研判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新趋势、新策略 , 促进将中国理念、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理念、国际标准 ,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 着力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
学校不断拓展国际化培养渠道 , 自2009年起 , 通过国际班、海外项目经理班、中外合作办学、暑期学校等多种方式 , 培养高水平国际开拓型人才 。 创建“点—线—面—域”国际化人才培养架构:“点”是与世界著名大学合作 , 开展113个国际交流项目;“线”是创办了轨道交通和工程管理复合的海外项目经理班及10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面”是创办中俄交通学院、国际新能源学院等国际化学院;“域”是与国际知名高校共建威海国际化办学校区 , 满足多元化人才培养需求 。 学校牵头组织国际高校联盟 , 任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高校联盟主席单位 , 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多国大学合作成立4个高铁研究中心 , 全面支持高铁“走出去”战略;牵头组建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 , 开展教育培训合作 。 学校加强英文课程和师资建设 , 利用8个“111引智基地”及中外合作办学优势 , 引进国际师资联合校内海归教师开设全英文课程 , 建设英文在线开放课程 , 搭建英文学习环境 , 提升英文学习效果 。
平台搭建机制创新 , 保障“四通”模式有效实施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 ,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 育人理念、教学模式的实施最终要落在专业的教育教学上、落在教师的课堂之中 , 否则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 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有效落地都需要坚实有力的机制体制作为保障 , 因此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 必须以高质量的内涵建设与切实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为支撑 , 这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 。
学校积极夯实六大人才培养平台 , 基于OBE(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理念和“四通”人才培养体系 , 优化专业结构、重构专业培养方案 , 建设一流专业;创新教学理念、体系、内容、方法 , 创优教学团队、资源、评价、成果 , 建设各类一流课程;融合学科前沿、科研教研成果 , 编写一流教材;构建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科研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组成的“四位一体”产学研用一流实践平台;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师培育 , 打造一流教学能力;健全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 实现一流质量保障 , 将一流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强化渣土 运输安全专项整治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扎实推进公路工程中介服务专项整治
- |彰显交通特色 突出担当作为——南安市交通运输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为群众办实事:党建共建护平安 普法宣传暖人心
- 华为|年度盘点 | 人享其行、物优其流 交通数字化转型开启行业发展新篇章
- 运营|Yiwealth面向百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百万元智能内容产品及服务,打造财富管理行业智慧运营新基建
- 车路|首份聚焦AI助力“双碳”目标报告发布:到2030年将推动交通减碳7000万吨
- 方案|百度:到2030年将推动交通减碳7000万吨
- 模型|李彦宏:中国迎来AI黄金十年,集度汽车机器人明年亮相,智能交通10年内解决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