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未来有多少不确定 , 我依然希望同学们能够明辨世界风云变幻 , 脚踏实地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常温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 , 不断提升迎难而上、化危为机的能力;抓住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演进的创新 , 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 把个人理想和抱负汇入人类历史进步的滚滚洪流 , 面朝云海 , 直挂云帆 , 破浪前行 。
《瞭望》:第四次工业革命持续演进中 , 信息通信技术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 。 以信息通信见长的北邮 , 如何迎接这一浪潮?
乔建永: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风暴眼” , 北邮恰好有这方面的学科传统和优势 。 我们将利用这一优势 , 夯实学科根基 , 大胆探索 , 主动求变 , 打破传统专业和学科束缚 , 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
我希望北邮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支撑的教育教学改革上早出特色;在理工融合、产教融合上大胆破局 , 为中国特色的新工科建设奉献北邮方案 。
去年12月 , 我们召开了学校的第十五次党代会 , 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信息科技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战略部署 , 科学制定了全面做好“十四五”时期工作的八项战略举措 , 为做好今后五年学校工作和实现“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指明了方向 。
我们完全有信心站在工业革命浪潮之巅 , 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
《瞭望》:北邮在信息科技人才培养上有哪些创新探索?
乔建永:新探索主要体现为“四个融合” 。
一是思教融合 。 我们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 , 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 , 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二是科教融合 。 我们努力促进学科、专业、科研、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 , 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能力 , 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 自2015年起 , 我们打破校内学科专业边界 , 统筹各类教学和科研资源 , 已先后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现代邮政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 , 并先后布局建设了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等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急需的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新兴专业 。
三是创教融合 。 我们在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5~10学分创新创业学分 , 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各环节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 还整合建立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 , 组建实验班 , 开设创新创业辅修专业 , 通过跨院系联合导师制和跨学科培养 , 搭建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 , 不断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