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上并不是毫无根据 , 就在9月3日 , 新华社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有关虚拟人“小诤”的微博 , 作为全球首个数字航天员 , 小诤是由腾讯游戏旗下工作室NExT Studios与新华社共同打造 。
虚拟人技术会是元宇宙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底层技术 , 它是打破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关键钥匙 , 可以成为人类的数字替身 , 通过虚拟人更深入的看到和理解世界 , 代替我们更深入的融入到未来那个被成为“元宇宙”的虚拟世界当中 。
在《元宇宙通证》一书中写到支撑元宇宙发展的六大技术中 , 在其中之一的游戏技术中 , 三个重要板块就是游戏引擎、3D建模、实时渲染 。
文章图片
而在虚拟人技术的打造上我们所看到的是 , 目前基于对游戏品质提升的需求 , 游戏公司已经走在了很前面 。
在目前的游戏设计当中 , 对于人物建模的精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它商业场景 , 并且诞生了一系列如《底特律变人》这样核心就是使用动作捕捉技术诞生的产品 。
仅以虚拟人这一未来元宇宙当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出发 , 我们就可以看到的是游戏技术正在实现破壁 , 实现更为庞大的价值 , 目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如小诤这样的虚拟人技术深度参与到了我国航天工程 , 这是游戏技术的跨界 , 但在更深远的思考上 , 我们所认为的是 , 虚拟人技术代表的其实是打通整个虚拟世界的一个底层技术之一 。
文章图片
NExT Studio总经理沈黎在一篇采访中也曾做过这样一个畅想 , 未来任何需要真实人物的场景 , 都可以用一个虚拟人来呈现:「虚拟人有很多真人不具备的特性 , 比如说 TA 可以在任何环境中存在、可以有无数分身 。 如果要办一场演唱会 , TA 可以同时出现在上海和东京 , 而现实中的歌星是需要排档期的 。 虚拟人还可以快速转换不同的装扮、发型、妆容 , 所以想像空间非常大 。
这一点上有很多实际的案例可供参考 , 8月12日 , 英伟达通过纪录片《在元宇宙中连接》自曝 , 该公司CEO黄仁勋今年早期的一次演讲期间 , 有十几秒的影像是Omniverse技术平台制作的数字替身 。
文章图片
在更早的去年4月份 , Epic在《堡垒之夜》中与美国著名说唱歌手Travis Scott携手 , 在全球各大服务器上演了一场名为“Astronomical”的“沉浸式”大型演唱会 , 共吸引了超过2770万名玩家前往观看 。
其中 , Epic为Travis Scott打造了一个虚拟人形象 , 同时直接将整个游戏世界调整成了这场“特殊”演唱会的舞台 。 实际上 , 这就已经接近了元宇宙的一点本质 。
推荐阅读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地球|马斯克否认“星链”占用地球空间轨道:能容纳数百亿颗卫星
- SpaceX|马斯克否认“星链”占用地球空间轨道:能容纳数百亿颗卫星
- 作业点|空间站“神剧”|与宇宙同框,超酷!
- 人物|马斯克否认星链卫星挤占太空空间:地球低轨道能容纳几百亿颗卫星
- 马斯克|星链卫星乱窜致中国空间站紧急避险!马斯克:没阻止任何人
- SpaceX|马斯克否认星链挤占太空空间 SpaceX还计划发射数万颗
- 青春|百度网盘青春版正式上线:免费空间 10GB,支持无差别速率下载
- 宇宙|毕马威:元宇宙概念的成熟给金融科技带来进一步发展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