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AI技术进行人体视网膜识别 , 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医疗手段 , 帮助医生快速检测出患者的相关疾病 。 ”9月8日上午 , 第十九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的系列论坛之一——第七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未来医学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 , 中国医疗AI企业鹰瞳Airdoc首席医学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副主委陈羽中教授 , 分享了AI视网膜识别技术在医疗创新与患者服务中的实践案例 , “在同传统人工检测方式比较后发现 ,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水平的专家在不同的状态下 , 其检测水平会存在波动 , 但是 , 人工智能技术会处于恒定的水平 , 这是非常好的想象 。 ”
文章图片
▲论坛现场
AI涉足医学实践 , 原理何在?
“AI技术运用于医疗领域 , 到底有哪些应用场景?”陈羽中介绍 , 医疗人工智能领域主要有几大应用场景 ,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帕金森等领域 , 而和病人最有关联的则是辅助诊断 , “放眼全球 , 人类致死的疾病中 , 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发病率很高 , 这就需要一个非常高效且能被大家接受的检测手段 , 而这项技术一定对应了我们在生物学上的一个组织 。 ”
陈羽中说 , 眼底视网膜这片组织是人类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前哨站” , “通过视网膜检测 , 至少可以发现四类疾病 , 第一类是全身性的血管类疾病 , 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第二类是全身性神经类疾病 , 比如老年痴呆、帕金森;第三类是眼科疾病 , 比如青光眼;第四类是暂时无法明确归类的 , 比如说脑部肿瘤、维生素缺乏、贫血、艾滋病、梅毒等 。 ”陈羽中认为 , 在这个基础上 , 可通过人体眼底照片去进行观察分析 , 找出人体病因 。
【视网膜|AI技术如何通过视网膜检测发现高血压、老年痴呆等疾病?这场论坛告诉你答案】在我国 , 糖尿病患者达到1.6亿人 。 于是 , 通过AI去辅助诊断糖尿病成为一个技术方向 。 那么 , 它的原理何在?它主要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 使用一个特定的识别模型 , 通过学习人体视网膜不同区域的疾病 , 让AI技术能够“记住”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状 , 从而帮助医生快速进行患者筛查 。 “数据采集非常重要 , 这项技术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撑 , 也面临国家法律法规监管 , AI医疗辅助诊断相关资质注册审批也需要经过多个流程 , 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已走完全部流程的软件仅几个 。 ”陈羽中说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