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多数人将疫苗的开发视为一项科学技术挑战 , 但我们认识到 , 获取疫苗以及派发疫苗都会带来重大的社会挑战 。 下面我将讨论这两个方面 。
1. 免费或负担得起的疫苗
获得疫苗需要重新思考创新过程的公私层面 。 在公共和私人领域的现有分工下 , 疫苗的研发过程将不会启动 。 为数不多的全球性制药公司不会主动投资研发 。 没有任何经济理由可以激励他们这样做 。 不幸的是 , 大多数全球公共卫生的最大威胁都是这样的:疟疾 , 这种影响地球上最大人群的疾病主要是通过慈善支持(比尔·盖茨基金会)获得资助的 , 而使用新一代抗生素防治传染病几乎被完全忽视 , 大型制药公司已经将这一领域留给了初创企业 。[1]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 , 只有16个关于SARS和MERS的研究项目拥有商业伙伴 , 所有这些项目都是小公司独有的 , 并且依赖于公共手段 。 前景光明的新冠病毒疫苗目前都来自于公立初创企业或公共机构(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合作 , 辉瑞与BioNtech合作 , 以及强生与Janssen合作) 。
新冠病毒情况特殊 , 使得公共机构大量投资于疫苗研究 , 以及资助跨国公司进行生产 。 公共权威机构要求以通常的封闭和基于竞争的运营方式来开展研究和创新 , 并激励其转向开放科学模式:开放、全球科学合作、早期数据共享和出版前知识共享 , 开放获取科学资源以及公司、公共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之间前所未有的合作 。
尽管一些公司声明要按照生产成本来进行销售 , 科学发现和数据的知识产权仍要归属于该行业 。 公共管理部门坚持以公共手段生产的疫苗不能成为基于利润的商品主体 , 例如 , 公民必须支付两份的费用:一份首先用于疫苗的研发 , 随后另一份用于获得疫苗 , 只有在这种情形下 , 才能保证疫苗的合理免费获取 。 然而 , 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 , 疫苗很有可能通过对免费获取的资助而转化为国家公共物品 。 然而 , 前景光明的BioNtech疫苗的案例表明 , 对于欧洲来说 , 这是一个侥幸逃脱的机会 , 因为由欧洲基金对BioNtech进行普惠资助以及随后由辉瑞在美国进行疫苗的独家销售正紧锣密鼓地落实 。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在最后一刻达成了一项协议 , 要求辉瑞对其在欧洲市场的产品承担(公共物品)责任 , 从而阻止了这种厄运的发生 。
2. 疫苗的全球派发;疫苗作为第一个全球性的公共物品
疫苗的部署带来了进一步的社会挑战 。 只有当大部分人口接种有效疫苗时 , 疫苗才能在公共卫生方面发挥作用 。 大多数西方国家认为 , 公民的个人私利将促使足够比例的人口获得疫苗 , 以服务于一般公共利益 , 因此不需要法律要求 。 然而 , 在全球流动的情况下 , 只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充分的疫苗接种才能证明长期有效 。 世卫组织正确地坚持在全球范围内让人以负担得起的价格获得疫苗 。 如果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 , 我们将用一个新冠疫苗构成第一个全球性的公共物品 。 然而 , 就在2021年3月29日 , 10个国家占有了全球可用疫苗数量的76% 。[2]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