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近几年 ,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 真正的自动驾驶是什么样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否安全可靠?自动驾驶汽车何时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请听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在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节目中 , 为我们深度解读“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
目前 , 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得到一定规模的应用 , 但是要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 还有一段很艰难的路要走 。 面对自动驾驶研究的热潮 , 我们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思考 , 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 使得自动驾驶汽车有一天能够真正进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 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人居环境 。 ——郑南宁
为什么要发展自动驾驶
首先来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自动驾驶 。
1.节省人工成本 。
截至2021年5月 ,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8亿辆 , 驾驶人数达到了4.65亿 。 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 , 将把许多人从繁重的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 , 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 , 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其他工作 。
2.减少交通事故 。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 , 就是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 , 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约为125万 , 交通事故是15岁至29岁年轻人的首要死亡原因 。 造成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为失误 , 很多交通事故是因为超速、酒驾或者不按交通规则行驶造成的 。 如果让机器来替代人类 , 自动驾驶系统是一个智能系统 , 它会按照规则去理性地判断交通环境 , 可以不辞辛苦地重复劳动 , 不会出现“路怒症” , 也不会走神 , 因此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3.缓解交通拥堵 。
如今 , 交通拥堵成了城市的一大通病 。 以北京为例 , 目前人们平均的通勤时间为47分钟 。 如果未来自动驾驶得到普及 , 把自动驾驶技术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融为一体 , 优化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 , 就可以根据预测的交通状况 , 为每一辆车制定最佳的行驶路径 ,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 。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我国政府已经提出 , 力争在203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 , 2060年实现碳中和 。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 自动驾驶也可以做出一定的贡献 。 举个例子 , 大雁南飞 , 飞行距离有几千公里 , 大雁在空中飞行的平均速度约每小时68公里—90公里 。 头雁在飞行的时候 , 其身后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 , 其他的大雁在这个低气压区飞行 , 它们遇到的阻力就会减少很多 。 如果我们利用自动驾驶技术让车组队行驶 , 也可以产生像大雁飞行一样的效能 , 降低风阻 , 节省能源 。
5.重塑未来城市景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