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聚|飞行汽车和低轨太空旅行谁更靠谱?( 四 )


【张聚|飞行汽车和低轨太空旅行谁更靠谱?】所以 , 讨论逐渐延伸到星际旅行的话题 。 如今 , 布兰森、贝索斯这样的商业大亨都完成了太空体验 , 马斯克也致力于可回收火箭 。 太空旅行究竟离普通百姓有多远?
张聚恩说 , 现在不管是贝索斯还是布兰森 , 他们要做的就是跑到太空分界线停上几分钟 , 回眸看一看人类生活的蓝色星球 。 花了很多钱 , 从一个观察窗看一看我们生活的家园 , 这么美丽的蓝色星球 , 也许它世界观能往好处变 , 改变为富不仁的问题 。 这样来看 , 这种太空飞行体现的是社会价值 。
张聚恩认为 , 中国在技术上也能做到这种太空旅行 , 而且早就能做到 , 但是商业上则有不同的见解 。 现在中国要继续开发 , 继续努力 , 并在商业价值方面需要进一步来研究 。 但是美国的这种做法已经在世界上有强烈的不同声音 。 相比较 , 马斯克更关注工程实用 , 更关注于造福社会 , 令人敬佩 。
沙锦飞认为 , 未来出行的需求就是星际旅行 , 星际旅行不是要仰望星空 , 而是人类能够走多远 , 而且是两个维度的多远 , 一是能够走多少万年 , 另一个是在空间上能够走多远 , 科幻作品其实提供了一种想象的可能性 。
星际旅行可能就是去工作 , 必然要有非常廉价的方便的旅行工具 , 现在的火箭肯定不行 , 最大可能就是用可控核聚变发动机驱动火箭 。 人类会不断的往外太空去走 , 能够走多远不知道 , 那就是为了人类的梦想也好 , 为了人类未来的发展也好 , 可能是最终的方向 。
张京宇非常关注马斯克火星移民计划 , 他强调了这一计划的重要意义 , 第一 , 人类要有梦想 , 要去探索未知;第二 , 到了另一个地方 , 有可能会引发对现在的反思 , 而人类就是靠反思才成长起来的 。 比如 , 火星之前也是有海洋有水的 , 不过全部因温室效应蒸发掉了 , 人类到达火星 , 也可以去研究如何避免温室效应 。
关于能源、动力以及未来交通工具的畅想令人充满了期待 。 汽车正是在不断的变革之下 , 才能改变人类的生活空间 。 而科幻本身更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东西 , 也许某一个想象就能够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灵感 , 然后激发出巨大的惊喜 。 四十年前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如今都已成为现实 , 那么如今的畅想将在何时能够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