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 , 新型重组H10N3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具有结合家禽细胞表面受体的能力 , 还具有结合人类细胞表面受体的能力 。 “这一特性表明该病毒可以感染人 。 ”刘开拓说 , 研究团队发现 , 小鼠感染该病毒后 , 在3至4天内死亡 。 这表明该病毒不需要提前适应即可在小鼠体内高水平复制 , 导致感染死亡 。
【团队|切断传染源:警惕新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形成大流行的关键是具备在人群中持续传播的能力 。 ”王晓泉说 。 他们发现 , 当豚鼠感染该病毒后 , 鼻腔中的病毒滴度高 , 可通过直接接触和气溶胶途径在豚鼠中传播 。 这说明该病毒具备在人群中发生大流行的潜力 。
王晓泉解释说 , 人感染禽流感病例通常都是由于直接接触带毒活禽而导致 , 因此 , 了解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的适应性 , 是制定防控措施的关键 。
为此 , 研究团队以鸡为动物模型进一步分析 。 结果发现 , 新型重组H10N3病毒对鸡为低致病性 , 感染后可通过泄殖腔持续排毒 , 但在鸡群中仅可通过直接接触方式传播 。
与此同时 , 感染后的家禽未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 , 导致该病毒不能及时被发现 , 进而致使病毒可能在家禽中长期流行 。
为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自2019年底起 , 历经一年 , 刘秀梵团队于2020年12月完成研究 。 他们认为 , H10N3为新型重组病毒 , 具备较强感染人的能力 , 同时可通过空气传播 , 对哺乳动物模型表现为致死性感染 。 这一结论推翻了此前的预测 , 表明H10N3对公共卫生安全存在较大威胁 , 需引起关注 。
该如何防控新型重组H10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王晓泉介绍 , 禽流感病毒引发人的感染 , 主要是由于人直接接触带毒家禽、野鸟或其排泄物 , “虽然该病毒具备在人群中引发大流行的潜力 , 但我们只要切断‘路径’ , 还是可以避免受到危害” 。
王晓泉建议 , 生活中 , 大家应避免接触野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 尽量少去或不去活禽市场 , 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 , 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 。 “避免禽流感危害和不吃禽肉是两回事 , 只要购买检验检疫合格的生鲜禽肉便可避免这种威胁 。 ”
“动物与人 , 是一个大的公共卫生系统 。 只有把动物疫病的源头问题控制住了 , 才能控制人畜共患病 。 ”刘秀梵表示 , 目前 , 研究团队正在探究引发新型重组H10N3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种间感染人的机制 。
“虽然暴露人群中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很低 , 但我们必须加强禽流感病毒的监测 , 以防病毒变异后可人传人 , 引发新的流感疫情 。 因此禽流感的控制 , 不仅有经济上的重要意义 , 而且对公共卫生健康等有重要作用 。 ”刘秀梵说 。 李晨
推荐阅读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VIA|x86研发团队卖给Intel后 VIA出售厂房和设备:北美分部就此终结
- 团队|深信院41项科研项目亮相高交会 11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
- 团队|玉米和水稻基因组引导编辑效率提高3倍
- 敏捷|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发布:集聚超20个国际顶尖团队
- 团队|生物技术成茶产业提质“金钥匙”
- 团队|俞敏洪首场助农直播带货,寻找新商业模式和老师转型方式
- 团队|年终策划 | 航天专家史青:为火箭“体检”给火星车装“耳朵”
- IT|大疆车载业务团队快速扩张 成员已近千人
- 团队|第二届北京移动5G应用创新大赛“科技含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