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 我国在高水平论文发表上 , 尤其是小分子催化剂领域 , 可以说是与国际一流水平齐头并进 , 但原创性和前瞻性工作还有待加强 。
《中国科学报》:在你看来我国是否已经成为一个化学强国?中国的诺贝尔奖何时可能出现?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熊仁根:我们国家是一个化学大国 , 也在稳步走向化学强国 。 就获得诺贝尔奖 , 我个人有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
首先 , 我们要多开展原创性的工作 , 真正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其次 , 科学研究需要持之以恒 , 耐得住寂寞 , 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情;最后 , 我们要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
实际上 , 经过10年、20年的努力 , 我国在很多化学领域已经比较强 。
但获得诺贝尔奖是有一个周期的 , 比如用10年把原创的东西做出来 , 还要经过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验证 。
所以 , 中国科学家不用着急 , 相信在30年、40年、半个世纪以后 , 肯定有很多中国科学家拿奖 。 最后 , 我们需要有“10年甘坐冷板凳 , 认认真真做学问”的心态 。
不过我们需要看到 , 科学的竞争不是静态的 , 是动态的 , 别忘了我们在努力、在前进 , 别人也是一样 。
编辑 | 赵路
排版 | 郭刚
本文图片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