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元宇宙“芯事”:VR、AR终于“开始独立”?( 三 )
因此,Magic Leap One 采用的是分体设计,其计算单元 Light Pack 上采用的是英伟达 Tegra X2 多核处理器,事后证明这可能并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设计 。
文章图片
当年 Magic Leap One 在计算单元中使用了英伟达的芯片,发热“感人”|Magic Leap
使用过 Magic Leap One头显的人应该知道,使用过一段时间后,Light Pack 的发热和功耗都十分感人 。但是分体设计这一形式,则为其后的 AR 眼镜开了先河 。
微软 Hololens 走的是坚定的一体机形式,据说第一代 HoloLens 头显采用的是老伙伴英特尔的芯片,根据 Cherry Trail Atom 架构修改而成,后者被用于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中 。在英特尔的 CPU 和 GPU 之外,其中特别的是微软团队自研的全息处理器 HPU(holographic processing unit),这款定制的 ASIC 芯片主要用于处理 3D 图像和手势等数据 。
微软第二代 HoloLens 则使用了高通骁龙 850 作为主处理器,同时搭配了升级版的 HPU 2.0 来实现更加全面的手部动作追踪和更好的视觉表现 。
文章图片
微软HoloLens2中使用了高通骁龙850芯片|微软
不过,从 Magic Leap One 到 HoloLens 两代产品,由于成本高昂,主打 B 端市场,与 C 端市场无缘 。
另一方面,在一些特定的工业和商业领域,AR 眼镜可能因为更加垂直的使用场景,而采用更精专的芯片来实现特定功能,并保持产品的轻便和续航能力 。
亮亮视野硬件研发负责人梁祥龙告诉极客公园,公司此前产品的重要场景之一是在眼镜端实现人脸快速识别,所以对 AI 图像处理要求更高,团队使用的是英特尔 Movidius VPU 平台的 Myriad 系列处理器,其特长是深度神经网络和计算机视觉应用 。相对于同级别骁龙等平台,Myriad 平台无论是 AI 性能还是功耗上都更理想,可以在分体设计下,保持眼镜重量在 30-40 克,能够长时间佩戴 。
当然,使用相对小众的技术平台也有相应代价,相比于高通平台,Myriad 很多底层程序要自己写,费时费力,对创业公司是个很大挑战 。好处是,如果能克服这个困难,反而会形成一段时期内的产品护城河 。
VR、AR终于“开始独立”?
XR2 的成功,让高通看到了“元宇宙”的潜力 。业内人士透露,其实直到 XR2 之后,高通才有专门团队设计真正开始设计专门针对 VR 和 AR 设备的芯片,而不是用现成的骁龙芯片进行“魔改” 。
梁祥龙认为,为了满足未来 VR/AR 设备的要求,其核心芯片发展趋势是高制程、低功耗、高集成:由于 VR/AR 眼镜必然越来越轻薄,在电池技术发展没有突破的情况下,芯片功耗需要降下来;像 VR/AR 都要用到的空间定位、手势识别等通用功能将固化到芯片,进一步降低功耗,减小开发难度 。
推荐阅读
- Tesla|最高涨幅21088元:特斯拉Model 3/Y入门车型价格调整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AMD|AMD 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交易完成时间推迟 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 IT|奥德赛堂兄弟 东风本田艾力绅上市:27.98万元起售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硬件|闪极140W多口充电器发布:首发399元 支持PD3.1
- Cortex|首发价 2299 元,Redmi 智能电视 X 2022 款 50 英寸今日开售
- 虚拟|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二:元宇宙成有用的工具
- 尺寸|3199元起,小米12/12 Pro/12X手机今天晚上20点正式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