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互联网平台“拆墙”进展如何了?支付层面的互通相对缓慢( 二 )


云闪付是由中国银联携手各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开发建设、共同维护运营的移动支付APP,于2017年12月11日正式发布 。
9月30日,微信发布声明,微信支付正与云闪付在支付、服务两个层面推进更深入的互联互通,正式实现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云闪付APP也全面支持Q币、QQ音乐和腾讯视频的充值服务 。
10月2日,支付宝也发文称,正与中国银联展开合作,在安全有序的原则下,推动线上、线下的多场景支付互联互通 。包括扫码互认、淘宝商家支持消费者通过云闪付付款等 。
现在通过银联云闪付已经可以扫描个人微信的“二维码收款”完成付款,付款成功后,微信会收到一条收款通知 。支付宝部分用户也可实现该功能 。
与银联云闪付打通后,微信支付、支付宝是不是也要实现互联互通了?
近日,有消息称,阿里旗下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应用已经接入微信支付 。淘特、闲鱼、盒马等应用也已申请接入微信支付,正在等待微信审核 。对此,阿里方面回应,阿里旗下应用陆续接入微信支付的消息属实 。
但就目前来看,在核心电商板块,双方暂未实现互通 。阿里旗下淘宝、天猫、淘特等应用暂未接入微信支付,现在仅支持支付宝支付(绑定支付宝的银行卡也可支付)、找朋友帮忙付(当面扫码,但也是支付宝的二维码) 。
腾讯生态内,美团、京东、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等应用也均未接入支付宝,拼多多已经接入支付宝,但默认微信支付优先,用户要使用支付宝付款,需要点击更换支付方式 。
与开放外链相比,腾讯在支付层面的开放显得更为谨慎 。一来微信和支付宝都拥有庞大的用户,互通后的数据处理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二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经形成自己的流量闭环,要打开并不容易 。
互联网平台的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可以从整体上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最终实现便民利民 。尤其在监管部门的介入下,互联互通的节奏将加快 。但对互联网平台来说,开放是一方面,开放之后如何有效管理更为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