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专访新科诺奖“黄金搭档”程亦凡:我们总在追问更多问题( 二 )


文章图片

2013年 , 程亦凡(右一)和朱利叶斯(左一)研究组用冷冻电镜首次得到了膜蛋白TRPV1的3.4埃接近原子级别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 论文另两位作者Erhu Cao(左二)、Maofu Liao(右二) 。 受访者供图
诺奖成果需要有临床应用?“这不是唯一的标准”
北京时间10月4日17时30分许 ,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 , 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戴维·朱利叶斯以及阿登·帕塔普蒂安 , 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 。
“戴维·朱利叶斯是在1997年发现TRPV1 , 第一次找到了感觉温度的一个分子受体 , 然后阿登·帕塔普蒂安是在2010年 , 实验室接连发现了Piezo1和Piezo2 , 能介导机械力的刺激 。 ”2007年至2012年期间曾在帕塔普蒂安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为清华大学药学院长聘教授的肖百龙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曾表示 , “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 能够揭示它的分子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 ”
程亦凡在第一时间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两位得奖者的工作都是基础研究 , 也说明基础研究 , 特别是开创性的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发布的新闻稿中 , 朱利叶斯本人也谈到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 这些研究一开始并没有特定的治疗目标 , 但最终可能助力治疗 。
“大多数在理解医学机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 实际上都始于科学家追随自己的好奇心 , 而事先并不知道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朝一日可能在治疗方面有用 。 ”朱利叶斯说 , “我很庆幸 , 我们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这样的公共机构和学校向我和其他研究人员提供资金 , 我们在探寻一些基本问题 , 不知道是否‘有用’或将在某一刻能够转化 。 ”
对于此次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的获奖 , 程亦凡评价道 , “我个人认为并没有得到的早了 , 很多时候基础研究确实能够增进我们的认知 , 而临床能不能够有应用 , 并不是做基础研究的唯一目的 。 ”他感触颇深 , “我觉得这是对基础研究的一个非常大的肯定 , 包括所有做基础研究的人 。 ”
在程亦凡看来 , 近些年来 , 诺贝尔奖大多颁发给了有重大临床应用的发现 , 但在历史上也有很多次是颁发给完全是基础科学的突破 。 他举例提到 , 20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准晶领域 , 时年70岁的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舍特曼(Daniel Shechtman)摘得奖项 , 其贡献在于发现了准晶体(quasicrystals) 。 根据定义 , 准晶是不具有平移对称性和周期性 , 却具有普通晶体所没有的旋转对称性的有序固体 。
“我做博士的时候 , 论文就是做的准晶研究 , 准晶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的应用 , 但它是认知上的一个突破 。 ”程亦凡谈到 , 当然很多研究最后可能都会产生一些临床的应用 , “但这不是一个唯一的标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