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年轻人不敢给差评( 三 )
而追溯原因,是赵雯在淘宝上买了把椅子,6天后包裹还在等待揽收 。随后几天,赵雯又催了几次客服,客服表示会催一下物流,直到发货后第10天,订单自动完成,钱打给了商家,赵雯的椅子却还没收到 。
2天后,赵雯给了差评,没多久就接到了上述的威胁电话 。
年轻人不敢给差评,其实隐私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人们对差评变得零容忍了 。
现在年轻人要去一家餐厅,可能会先去大众点评或小红书,看看其他人的真实评价 。那些网红餐厅,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好口碑继续引流,流量转化成了一个个为了打卡,在线下排队两三小时的年轻人——那都是实实在在的消费力 。
但如何打造一家网红餐厅,差评是绕不开的话题 。很多商家通过送霸王餐,让顾客自发地给好评,这能拉高店铺的流量权重 。
文章图片
同样,他们有多爱好评,就多嫉差评如仇 。有网友推断,一个差评可能需要三四条好评才能抵消影响 。淘宝网店每年则有48分,一年过去,分数清零,跟驾照差不多,差评多了就会影响店铺流量 。
【视点·观察|年轻人不敢给差评】流量和利益挂钩,一些商家不惜违规找人刷好评,有偿删差评来维持信誉 。这也就不难解释,职业差评师为什么这么不受人待见,为什么给一个差评,商家会像蛇被打了七寸一样暴走了 。
而视角切到骑手上,分数就变成了真金白银 。一位外卖配送组长告诉字母榜:“外卖骑手差评扣钱的金额,每个地方都不一样,众包基本不扣钱,专送会扣,但是扣罚力度不一样,十块、五十、一百都有 。
于是,商家和骑手,乃至任何一个可能泻出隐私的环节,都能握着顾客的隐私,将其变成手中利刃,局面更容易剑拔弩张 。
比如外卖骑手 。和快递、网购不同,外卖的时效性更强,餐品一小时没到就可能影响口味,而交通路况、下雨天、车子没电,都可能导致骑手超时 。
在国贸写字楼门口,一到饭点就是乌泱泱的白领们,刷着手机驻足等待,一旦超时个半小时,这一餐的体验就大概率不会太好,差评,也往往就在漫长等待里发生了 。
写字楼的外卖柜子是一个不错的发明,它把点餐者需要在楼下等外卖员的这段时间缩减了,但外卖员遭遇的问题,那些算法、奖惩、不可抗力因素,依然无法撼动 。
因豆瓣上给差评被举报到学校的当事人高晗,对字母榜分享了她的看法:“我个人觉得,现在人们似乎很难做到正视差评,可能是因为社会压力太大了,需要用完美的零差评来展现自己的竞争力 。我把它理解为一种社会的玻璃心 。”
推荐阅读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年轻人|呼叫全城玩家,魔都首发「表情包地铁」启程,2022蓝不倒!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Top10|2021最受年轻人关注的十大人物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