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年轻人不愿进工厂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苒一
来源:新熵(ID:baoliaohui)
“希望是个可怕的东西 , 尤其对于他们来说 。 ”
卢森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台词来形容他当下的状态 。
2019年毕业于江西一所职业学院自动化专业 , 卢森进了工厂的第一个岗位 , 是在流水线上打螺丝 。
早上八点 , 工人们排着队到车间“训话” , 无非是一些打打士气、提提要求的内容 。 工作开始后 , 每隔两小时可以休息15分钟 。 女人们大都坐在工位上休息 , 男人们则有个好去处——位于车间顶层楼梯拐角的吸烟区 。
站或坐在那两层水泥台阶上 , 玩手机或闭目小憩 , 大多数时间工人们都十分沉默 , 偶尔能听到些许刷短视频的声响 。 卢森更喜欢倚在窗台边 , 他说 , “这15分钟才是彻底自由的 。 ”
15分钟过去后 , 他必须要回到工位上打螺丝 。 要按照编排的顺序打 , 一整天都在重复这一个动作 , 每一天都在重复前一天的工作 。
时间久了就只剩下枯燥甚至有些莫名的“痛恨”和害怕 。 他没学到什么东西 ,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往技术方向上发展 , 也不知道离开工厂还能做点什么 , 令他更害怕的是 , 变得麻木 。 看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 卢森学到了一个新词——体制化 , 他认为这个词很适合他 。
一开始你恨这个围墙 , 然后你慢慢习惯它 , 最后你依赖它 , 这是体制化 。 “我好像离外面的生活有些远了 。 ”卢森说 。
影片中 , 监狱中的老托马斯温和、积极 , 努力工作清洗自己的过错 , 50年的监狱生活后 , 他获得假释 。 但出狱后 , 托马斯是那样的惶恐与不安 , 他已经无法回到高墙之外 。 自由给了他希望 , 希望带给他死亡 。
“工厂里的大部分人都是麻木的 , 他们可能想过离开 , 但是离不开了 。 ”卢森想要走出这里 , 他说 , “今年年底 , 我得好好考虑还能做什么 。 ”
《中国青年报》教育学科部曾于不久前向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发放问卷调查 , 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意向 , 共收到有效问卷26596份 。 调查发现有63.97%的受访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不会选择进入工厂、工地、车间等一线基层岗位 。 此外只有32.8%的受访职业院校学生发现周围同学毕业后会选择电工、焊工等实体经济岗位 。
「新熵」所接触的在一线基层岗位工作的受访者 , 对工厂的描述多为环境差、收入低、枯燥、脱离社会 , 他们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工厂工人真实的生活现状 ,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职业学院的学生毕业后不愿再去往工厂 。
1
那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生活
戎月的美容工作室开在某商圈内的一栋住宅楼内 , 进门靠墙的柜子上摆满各式各样的护肤品 , 大门正对的房间里放着两张美容床 , 地方不大 , 但干净整洁 。 每日 , 戎月在这里热情地招呼每一位上门做皮肤护理的顾客 , 并向他们耐心讲解日常护理技巧 。
推荐阅读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年轻人|呼叫全城玩家,魔都首发「表情包地铁」启程,2022蓝不倒!
- 传统|联想预热 135W 充电器,新款拯救者笔记本有望支持 PD 3.1
- Top10|2021最受年轻人关注的十大人物
- 线下|Are You OK?小米印度版 MiPay 软件获登记批准
- 移动|小米印度版MiPay软件获登记批准
- 征程|2021年度图片报道·新征程|31张日历记录:中国在路上
- 识别率|一群年轻人教“AI”学手语,目标是让千万聋人被“听见”
- 手势|教AI认手语的年轻人
- 记忆|为什么现在的年度听歌报告,越来越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