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供应链专家谈美国商品供应短缺与交付延误: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二 )
如果不能更快地为发展中国家的更多人接种疫苗,意味着用供应链仍将面临持续至少数月的用工荒 。
文章图片
(图自:NASA / JPL-Caltech)
(三)海运集装箱短缺:
全美商品供应短缺的另一个主要瓶颈,体现在集装箱的通关效率上 。大型钢制集装箱对全球供应链至关重要,仅 2020 年,美国就从亚洲国家进口了价值超过 1 万亿美元的消费品,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集装箱运送到美国的 。
如上方配图所示,2021 年 10 月 10 日,NASA ASTER 轨道仪器拍摄到了 70 多艘在洛杉矶与长滩港口等待停靠和卸货的船只,可知这幅图像覆盖了 14×16 英里(23×25 公里)的区域 。
作为参考,一个标准货柜能够容纳 400 台平板电视、或 2400 双运动鞋 。然而现实是,受海关流程繁杂与人手短缺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运往美国的集装箱都难以返回亚洲市场 。
受此影响,短缺已导致集装箱价格在过去一年暴涨到四倍,反之又推升了终端零售价格的上涨 。
(四)港口拥塞:
最终环节卡在了美国港口的疏通效率上,毕竟一艘大船能够容纳 14000 ~ 24000 万个货柜,相当于 550 万台平板电视、或 3360 万双运动鞋 。
然而目前,有 60 多艘集装箱船正停泊在洛杉矶港和长滩港附近海域等待卸货,纽约、新泽西和全球许多其它地方的港口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
通常情况下,这些船只无需在停靠和卸货这些事上浪费如此长的时间 。但创纪录的进口需求,以及卡车司机、集装箱和其它设备的短缺,还是共同导致了大量的延误 。更糟糕的是,这样的情况几乎一眼望不到头 。
回想 COVID-19 大流行之前,全球供应链还能够通力协作、尽快将各种商品有效输送到世界各地 。且企业往往以低库存、高周转、轻资产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和库存 。
然而这么做的代价,就是随便一个链条的拖拉,都可能造成供货的延期 —— 比如飓风、工厂失火等“小问题” 。但在 COVID-19 大流行造成全球供应链普遍受挫的大环境下,也就无人能够独善其身了 。
【视点·观察|供应链专家谈美国商品供应短缺与交付延误:主要有四方面原因】综上所述,Kevin Ketels 预计大多数问题都无法在大流行结束前得到有效的解决 。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商品短缺、供应链延误等问题或持续到 2022 年 。除非世界各地齐心协力地提升疫苗接种率、并将消费支出从实物商品侧适当转向服务领域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硬件|西安疫情波及全球芯片供应链 美光三星英伟达都受牵连
- Huawei|传华为将携手中芯南方在深圳建晶圆厂 已与台积电供应链接洽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