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将智慧科技融入“书香”底色

本报讯(采访人员岳珊)作为中新天津生态城重要的文化民生工程之一 , 中新友好图书馆自2018年开馆以来 , 凭借丰富的馆藏设施、优质的读者活动以及国内领先的智能应用 ,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 , 借阅量和办证量持续攀升 , 为生态城增添“书香”底色 。
前不久 , 生态城首家“无人值守”的第三社区图书分馆正式上线 , 读者只需刷身份证或人脸识别就能进入馆内 , 并通过自助借还机、触摸查询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完成图书借阅 。 以科技为引领的“智慧阅读” , 正在成为新风尚 。
作为“智慧图书馆”代表 , 中新友好图书馆内的智慧应用不断丰富 , 在大数据分析系统、手机扫码借书、刷脸借书、汽车穿梭还书、24小时智能书柜等智慧应用的基础上 , 又先后引入8大类、40个智能机器人 , 推出智能咨询、导航找书、移动售卖等创新应用 , 将智慧科技融入场馆建设和服务的各方面 。
为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 , 更好地打造“城市书房” , 中新友好图书馆还借鉴新加坡经验 , 稳步推进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 , 建立起“总馆-分馆-服务点(书屋)”三级服务体系 , 并通过“一馆一特色”理念 , 将邻里中心的社区图书馆打造为独具特色的“城市书房” 。 截至目前 , 生态城共设立5处分馆、7处服务点、15处书屋 。 在近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布的2021年“书香社区”名单中 , 生态城第二社区分馆成为全国25个“书香社区”之一 。
目前 , 中新友好图书馆累计到访量已超230万人次 , 图书流通量210余万册 , 新增注册读者4万余人 。
【服务|将智慧科技融入“书香”底色】图为读者在中新友好图书馆内阅览 。 本报采访人员 周伟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