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困住华为鸿蒙的不是技术,而是生态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上 ,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龚体表示:“在不久的将来 , 我们将带来为HarmonyOS全新研发的编程语言 , 为鸿蒙生态基础设施补上最后一环 。 ”
我不怀疑这一点 , 正如我当初不会怀疑华为能自研出海思芯片一样 。
北联想 , 南华为 , 这两家民营企业分别代表了中国科技界的发展路径 。
当柳传志赶走了自主研发出国产交换机的倪光南 , 喊出了“贸工技”的口号 , 开始做美国电脑的二道贩子时 , 华为则“借鉴”了当时香港的一款交换机 , “国产化”成为HUAWEI最早的产品 , 开始了“技工贸”的发展路线 。

手机|困住华为鸿蒙的不是技术,而是生态
文章图片

(女主角:孟晚舟)
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 , 华为还将借鉴更多的先发企业 , 包括“致敬”思科 CISCO的路由器 , 得以在互联网大潮来临之际 , 搭上全球高速增长的市场 。
“拿来主义”从来不是什么贬义词 , 关键是要吃得进去 , 消化得了 。
作者/张栋伟(资深互联网人士、市场营销专家、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
一、华为的远虑 2001年3月 , 正当华为发展势头十分良好的时候 , 任正非在企业内刊上发表了一篇《华为的冬天》 。
在华为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 , 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 , 任正非却大谈危机和失败 。 这篇力透纸背的文章不仅是对华为的警醒 , 更适合于整个科技行业 。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 , 如果有一天 , 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 , 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 , 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 , 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 。 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 。 而且我相信 , 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 面对这样的未来 , 我们怎样来处理 , 我们是不是思考过 。 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 , 盲目乐观 , 如果想过的人太少 , 也许就快来临了 。 居安思危 , 不是危言耸听 。 ”
就在任正非文章发表以后一个月 , 纳斯达克崩盘 , 全球第一轮互联网泡沫破灭了 。
华为作为中国科技界的研发代表 , 此前数十年都在做局端业务比如交换机、基站等 , 消费者了解并不多 。
直到余承东带领华为手机开始了消费者业务 , 社会公众才真正关注到了曾经的“巨大中华”排在末尾的“华为HUAWEI” 。
华为手机 , 起步于3G时代 。
2004年余承东带领成立了无线二部 , 即手机业务部 。
同年10月18日 , 华为成立海思科技 , 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 海思主要是做一些行业专用芯片 , 主要配套网络和视频应用 , 并没有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