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生与老师傅同场 , 工程师与技能工人“混搭” , 这种“新工人”队伍加速推进着生产工艺智能化改造 , 并赋能了“机器人” 。
泵送工艺工程师陈阵去年入职18号厂房第一天 , 被安排在支腿轴生产线记录加工节拍 。 一根支腿轴的成型加工需要4台车床的紧密配合 。 他发现最后一台精加工车床加工时间太长 , 便不断与负责的工人师傅讨论调整工艺的可行性 , 技能工人日积月累的经验 , 最终变为“参数” , 提升了加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 。
工程师从哪里来?技能工人到哪里去?这是“新工业革命”的命题 。 三一集团转型中打造的“新工人” , 似乎提供了一道解题方案 。
湖南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监龙定华介绍 , 让传统工种的技能人才一直保持着5%升级为工艺工程师的比例 , 是企业保持工艺创新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 。 他本人就是一名焊接大师 , 已经担任负责员工技能素质提升的人力资源高管多年 。
一场与机器的“赛跑”
“灯塔工厂”中蓝领与白领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 这一点 , 18号厂房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长刘祥举感受最深 。
头戴安全帽 , 手拿笔记本电脑 , 刘祥举在焊接岛中来回调试机器人 。 “这是我最常见的工作状态 , 与其说是工艺工程师 , 叫我‘新工人’更恰当 。 ”转型路上 , 人人都在进行赛跑并互相帮助 。
“刘工 , 今天要出一批新部件 , 麻烦指导这个程序咋写”“小刘 , 新到的机器人已三线联网 , 赶紧组对”……2019年18号厂房升级灯塔工厂的关键时期 , 刘祥举每天在转塔、转台、前后支腿4座焊接岛近40台机器人间不停走动 , 泵车转塔改为机器人焊接后 , 始终存在“合格率低 , 节拍过长”等瓶颈问题 。
每天与工人师傅们一起“上工”作业 , 深入分析每条焊缝和轨迹 , 刘祥举重新梳理焊接程序及框架 , 还“一对一、面对面”向机器人操作员讲解沟通编程重点 , 使其以最快速度熟悉上手 , 实现技术协同 。
工艺工程师与技能工人的协同攻关 , 使得转塔机器人焊接工艺得以大幅优化 , 单台套生产节拍缩短约75% , 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4% , 实现了焊接岛的达产、稳产 。
“‘灯塔工厂’的建设与传统工厂模式完全不一样 , 既要求工人都是工程师 , 也要求工程师都是‘新工人’ 。 工艺员和工人师傅、设计员、技术员、检验员一起摸爬滚打 , 一起摸索和试验 , 才能攻克所有的难关 。 ”刘祥举说 。
让技能工人全过程参与 , 而不是仅仅让技术人员“闭门造车” , 被认为不仅有利于工厂的智能化改造 , 也有利于工人的“顺势转型” 。
“为了让智能生产线富余下来的技能工人更快融入智能制造的新环境 , 公司每一条新生产线从设计、建设、调试的全过程 , 都将他们先期嵌入 , 投产后这些老把式都有了新能力 。 ”山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副主任何猛介绍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人物|造车三兄弟的“喜与忧”:销量暴增但问题加剧,一人舒服两人困难?
- Insight|太卷了!太不容易了!
- IT|美国CDC:无论接种疫苗与否 民众应避免邮轮旅行
- 上海|上海供水热线与城投水务官网合并上线,一站式服务更便民
- 苹果|死磕硬核科技,小米要与苹果一较高下
- 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 Huawei|传华为将携手中芯南方在深圳建晶圆厂 已与台积电供应链接洽
- 词条|百度百科上线2500万词条,超750万用户参与共创科普知识内容
- 医疗|数坤科技与美年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