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法学生起诉苹果不送充电器 网友热议:有用吗?( 四 )
此外,苹果公司代理人认为分离销售在手机销售中是常见情形 。但事实上,在iPhone 12系列上市之前,市面上的主流手机厂商均配备充电器 。不仅如此,方同学在搜索后发现,小米、魅族等在销售其手机产品时提供了3种套餐供消费者选择,含充电器的、不含充电器的、含手机充电器与耳机的,三种套餐价格不同,给了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 。这和苹果公司的分离销售有着明显的差别 。
“环保”同样是苹果公司代理人反复提及的名词 。但不配备充电器究竟是出于环保的考量,还是为了扩大利润空间?
苹果公司在iPhone 12的销售界面下方宣传MagSafe无线充电器 。这在方同学看来,是苹果公司“双面人”的铁证 。“苹果公司仅是借着环保噱头来销售其新产品MagSafe 。”无线充电是转换效率最低的充电方式 。苹果公司大力宣传无线充电,是把无线充电的实用性价值摆在环保价值之前;而不再附随电源适配器,却是把充电器的实用价值摆在环保价值之后 。因此,方同学认为,苹果的行为只是假借环保之名,通过减少消费者的必要使用配件来增加企业利润 。
“根据民法典相关条款,苹果官网的图文信息是格式条款,被告不能以此为由去拒绝交付电源适配器,苹果公司在销售手机的过程中存在欺诈的行为,我们如无法如同苹果官网中所说的那样,用现有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既无法匹配,也无法正常使用快充功能 。”在庭审的最后,方同学陈述道 。
目前,案件仍在补充证据和书面材料阶段 。
近几年很多大学生用法律捍卫权益
网友:学以致用!支持!
从国拍行、知网到迪士尼、新东方,几年间,这些大学生通过诉讼方式,为许多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了参考路径 。
文章图片
2018年5月,苏州大学大三学生小刘在中国知网下载名为《中药》的文献时,网页提示需付费7元 。但中国知网“充值中心”设置了最低充值金额限制”,小刘为了下载这篇7元的文献,充值了50元 。在购买文献后,小刘想将余额进行退款,却遭到了知网的拒绝 。
小刘认为,中国知网设置了“最低充值金额限制”并不给自己办理余额退款是在侵犯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故将中国知网的运营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网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撤销最低充值金额限制,并退还账户全部余额 。
文章图片
最终,法院判决,中国知网充值中心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小刘胜诉 。中国知网也更新了网站的支付页面,增加了自定义充值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数字货币|币安在法国扩张业务 项目规模1亿欧元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