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两位中国年轻科学家,决定去太空挖矿( 五 )


 
不过 , 也正是这笔政府交给创业公司的订单 , 让“太空垃圾清理”这个周边服务 , 终于从多年来的纸上谈兵 , 变成了将要实践的现实 。
没错 , “太空垃圾清理”也是一个讲了近10年的故事 。
 
2012年 , 美国空军就曾提出过“激光扫帚”的垃圾清除概念 , 利用激光蒸发物体表面一个点 , 便会产生一股势不可挡的气流 , 像引擎一样将它推向大气层“自焚” 。
 
而对“制霸太空”格外重视的日本 , 早在2013年就出现了像 Astroscale 这样想通过清除太空废墟赚钱的创业公司 。
他们起初的设想很有趣——为了降低重量成本 , 通过一种粘合剂把垃圾粘在飞船上 , 再拖入大气层烧毁 。
 

小行星|两位中国年轻科学家,决定去太空挖矿
本文图片

Astroscale的东京办公室 , 工作人员在测试卫星部件 。 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不过 , Astroscale 终于在2021年8月取得了关键的阶段性成功——今年3月发射的商业卫星ELSA-d在太空中完成了“捕获碎片”的真实模拟演示:
 
这颗卫星分离为一个主航天器(捕手)和一个小航天器(碎片) , 而后者被释放后 , 迅速被主航天器利用磁力机制再次“吸附” 。
 

小行星|两位中国年轻科学家,决定去太空挖矿
本文图片

ELSA-d
 
当然 , 这仅仅是实验的第一步 , 因为两个航天器离得不够远 , 速度也相对一致 。
 
不过 , 这已经算是太空垃圾清除市场从2021年开始蠢蠢欲动的最大动力源之一 。
 
2021年9月13日 , 苹果联合创始人在Twitter上宣布 , 将成立一家确保空间安全的太空垃圾清理公司Privateer 。 不过截至目前 , 除了作为亿万富翁都喜欢说的那套关于宇宙探索梦想的陈词滥调 , 这家公司还没有太多可公开的信息 。
 

小行星|两位中国年轻科学家,决定去太空挖矿
本文图片

“其实目前来看 , 全球就三家公司真正拥有这类能力 。 一个是我们 , 一个日本的Astroscale , 还有一个是拿到欧空局订单的瑞士公司ClearSpace 。 但ClearSpace截止目前还没有验证他们的上天能力 。 ”
 
苏萌博士这句话的前提 , 是他们在2021年4月发射升空的NEO-1太空采矿机器人(刚才图片) , 以及2019年~2021年发射升空的三颗不同波段探测卫星和一枚空间望远镜 。

小行星|两位中国年轻科学家,决定去太空挖矿
本文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