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你的快递信息正被买卖!最低2元一份,居然还有鄙视链……( 二 )
不过,也有不法分子不会如此区分 。另一位收购实时面单的买家则表示,不管快件里装的是什么,面单统一3元一张 。
快递面单从哪来?到哪去?
不管是出售还是收购,如此大量的快递面单从何而来?
在中新经纬采访人员以买家身份采访过程中,有位自称是某快递公司负责扫描面单的人士表示,他每天大概能接触5000单快递,“有充足的面单出售” 。
“这几天在网上看到有收面单的,一单几块钱,我就想打听一下 。”上述人士还说,“如果你需要实时面单,我可以现场直接拍给你 。”随后,他发来了一张快递面单照片,能清楚看到收件人、购买物品、电话、地址等信息 。
据央视财经报道,有不法者“卧底”快递公司,造成大量信息被售卖 。
近日,浙江宁波警方查明,一犯罪团伙为了获取快递包含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牟利,通过临时应聘的方式进入快递公司,再利用整理快递包裹之机,偷拍快递面单照片,汇总整理后在网上倒卖 。
2021年4月,河北邯郸警方破获一起非法窃取个人信息案件,不法分子买通快递企业内部员工后,非法登录快递企业内部系统获取客户个人信息,又将这些信息转卖给境外诈骗分子实施精准诈骗 。
据悉,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电商客服”或“快递员”,使用的诈骗手法包括“发送退货链接,骗取银行账号信息”“快递遗失,商家理赔”等几类 。其中“网购理赔类”是目前比较高发的诈骗类型 。
9月下旬,“UP主自述30分钟内被诈骗16万”的话题成为热搜 。据受害者讲述,她当天接到了一个自称申通快递员的电话,对方表示因为快件丢失需要进行理赔 。对方在电话中准确地报出了她在快递单上留的化名和快递单号,她也因此放松警惕,相信了对方,一步步被引至圈套之中 。
买卖个人信息,违法!
快递面单买卖隐患重重 。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买卖个人信息属违法行为 。法律专家表示,买卖个人信息,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 。
中新经纬采访人员注意到,对于提供重要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处理者,《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规定了其需要履行的义务,如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制度体系,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等 。
文章图片
事实上,在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方面,快递行业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隐私面单的服务 。与常规面单相比,隐私面单能把用户的关键个人信息用二维码或星号隐藏起来,这样基本可以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不过,目前隐私面单一直没有大范围使用,又是为什么呢?
推荐阅读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