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为什么电动车之后,下个被革新的一定是“飞行汽车”
汽车脱离地面交通的束缚,任意穿梭于三维空间 。不需要七弯八绕,出行可以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银翼杀手 2049》等科幻片里的未来交通 。从 1924 年《大众科学》杂志的整个版面、亨利·福特嘴里念叨的“飞行汽车会很快到来”,到莫勒(Paul Moller)1967 年成立飞行公司,却在 25 年后仍然不能让飞车稳定悬停 。很长时间里,飞行汽车只是彼得·蒂尔抱怨中的那 140 个字符 。
【IT|为什么电动车之后,下个被革新的一定是“飞行汽车”】作者:陈晨
开源自主飞行框架 GAAS 的创始人王汉洋,曾这样描述飞车早期的常见的叙事:“一群人出于疯狂或者‘忽悠’,浪费资源做一件注定无望的事 。”
文章图片
莫勒和他的飞行汽车|图片网络
在过去几个月,多被称作“飞行汽车”的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却异常活跃 。
全球从事 eVTOL 开发的项目达 260 余项,丰田、优步、腾讯纷纷布局,国内包括玮航科技、沃兰特、时的在内的一批初创公司获得融资,国外 Joby、Lilium、Archer 成功上市……
10 月底,小鹏汇天发布聘请原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总师李明的消息 。此前不久,它刚把新一代飞行器的量产时间定在了 2024,融资 5 亿美元在 A 轮成为了行业“独角兽” 。
经历了一次次的希望与失望,eVTOL 再次打开了人们对立体出行的想象 。资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似乎都在预示着一场交通的变革 。发生在这个时期的 eVTOL 热潮不说水到渠成,其实也早有了些准备 。
技术发展带来新可能
“黄浦江边曾经有一个直升机游览的项目,后来因为噪音扰民被叫停 。”这个例子常被用在 eVTOL 介绍的开场 。
直升机靠一个巨大的旋翼提供升力,“单旋翼高速转动时产生的噪声,恰恰正处在那种足以惹恼每个人的频率上 。”而且如果旋翼失灵,很容易直接坠毁 。可见单旋翼的构型,并不能满足城市飞行对安全和噪声小的要求 。而这两点,也正是 eVTOL 相较于直升机的优势 。
eVTOL 的构型主要有多旋翼和多涵道(涵道风扇),“多”的设置是为了提供安全冗余 。多涵道目前主要在验证阶段,目前已经生产出的 eVTOL,大多采用多旋翼的构型,其中的原因离不开多旋翼已经在无人机上经过一轮验证,有了较多的应用 。
多旋翼结构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被英国人乔治·凯设计了出来,但早期在和直升机的竞争中一直落于下风 。多旋翼的机械结构简单,可是同时控制好几个旋翼、感应并调节姿态对传感器的精度有极高的要求,这个问题在最初的几十年一直没解决 。
推荐阅读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生活|2022,你为什么需要一块华为 WATCH GT3?
- 华为|华为正研究电动车充电设施,充7分钟电量可由20%到80%
- 人物|继“年度恶人”之后 扎克伯格又被批“殖民”夏威夷
- IT|中汽研发布6款电动车冬季续航成绩:比亚迪汉成最大赢家
- 记忆|为什么现在的年度听歌报告,越来越好哭了?
- 符合中国|为什么要注册中文域名?中文域名很好?
- IT|约36-44万元 丰田首款电动车bZ4X海外价格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