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韩国人造太阳持续运行 30 秒再破纪录】IT之家 12 月 5 日消息 , 央视援引韩国媒体报道 , 韩国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将高达 1 亿摄氏度的“人造太阳”维持运行了 30 秒钟 , 打破了之前 20 秒的纪录 。 在这个真空容器内 , 发生着与太阳类似的核聚变反应 , 而产生的温度相当于太阳的 8 倍 。
Business Korea 报道称 , KSTAR 科学家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从而提升是进一步优化磁场条件和加热系统的结果 。 据称 , 该团队的目标是在 2026 年通过升级电源和通过钨分流器将等离子体维持 300 秒
IT之家了解到 , 超导托卡马克高级研究(KSTAR)也被称为韩国“人造太阳” , 于 2007 年完成建设 , 并于 2008 年产生了第一批等离子体 。
在 2018 年的实验中 , KSTAR 首次让等离子体在 1 亿摄氏度的高温下持续运行(等离子体只有被加热到 1 亿摄氏度以上才可能实现可控核聚变) 。
此外 , 我国也在研究“人造太阳” , 例如EAST和 HL-2M , 后者是一种模拟太阳在发光发热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反应而制造出来的可控核聚变装置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缩写字母组成的单词“ITER”(拉丁语意为“路”)也是有名的“人造太阳” 。 ITER 计划由中国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方共同实施 , 旨在通过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 , 探索受控核聚变技术商业化的可行性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VIA|x86研发团队卖给Intel后 VIA出售厂房和设备:北美分部就此终结
- 团队|深信院41项科研项目亮相高交会 11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
- 团队|玉米和水稻基因组引导编辑效率提高3倍
- 数据|全球5G下载速度普遍下降,韩国、中国等除外
- 敏捷|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发布:集聚超20个国际顶尖团队
- Apple|韩国要求苹果和Google删除"玩游戏赚钱"的游戏类别
- 团队|生物技术成茶产业提质“金钥匙”
- 团队|俞敏洪首场助农直播带货,寻找新商业模式和老师转型方式
- 团队|年终策划 | 航天专家史青:为火箭“体检”给火星车装“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