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上采用基于网络QoS时序聚类智能学习业务场景网络模型 , 先时序特征聚类 , 后形状聚类 。 这里面临的两个挑战 , 1、每天需要学习现网几十甚至上百T的QoS数据 , 通过结合特征聚类和形状聚类的方式能够解决此问题 。 2、每天要学习现网前一天的全量模型 , 这里有一个增量策略 。
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 , 有以下两个观点适用于所有业务:
- 聚类模型数量呈现显著长尾效应 , 针对少量场景模型优化可覆盖大部分场景(前100个模型能覆盖95%+场景);
- QoS模型数量呈现亚线性增长 , 不会新增过多模型 , 针对已有场景模型优化可覆盖后续大部分场景 。

文章图片
最后是媒体流内容质量评估的实践 。
媒体流在现网传输、分发过程中可能出现损伤 , 引起画质变差 。 一般帧率、码率能侧面反映视频质量 , 但不等同于用户的主观质量评价 。 目前如PSNR、SSIM以及比较火的VMF视频质量评估主要是有参考的 , 我们需要有效的、实时的、无参考的客观视频质量评估模型以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 质量评估 , 对视频质量做出客观评估 , 保证最终用户的视觉体验;
- 编码优化 , 评估、优化编码器质量;
- 质量提升 , 前处理、后处理、画质增强对清晰度的影响;
- 成本优化 , 调节最优的清晰度、节省码率以及带宽成本 。

文章图片
为此 , 华为自研构建视频在线媒体质量评估能力HVQA 。 HVQA是基于深度网络学习模型的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估 ,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能够检测异常内容 , 比如黑屏、花屏 , 目前能满足1080p , 30帧的检测能力 。 2、能对画质进行评估 , 比如清晰度等客观指标 。 HVQA已应用在两个场景中:1、端侧视频质量评估 。 2、服务侧视频质量评估:在服务端对转码视频流进行视频内容质量评估 。
实际测试效果显示 , 异常内容检测方面 , 在实际业务测试集上对黑屏、花屏的检测准确率达100% , 召回率达60% , 对视频画质 , 如清晰度的测试情况为SROCC=0.8283 , PLCC=0.7886 , CPU占用增加1.9% , 内存占用增加1% 。
目前华为云的会议系统已在逐步应用HVQA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果君|华为Mate X2 典藏版竟逼疯整个摄制组?拯救手滑的神器终于来了(视频)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娱乐|华为智慧屏迎来“影音娱乐”场景三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