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华为云媒体质量管理最新实践——“视镜”( 八 )


通过多目标、多业务的调度技术实践 , 在回源率降低20%的情况下 , 首帧时延还能优化8% , 转码算力成本降低50% 。

音视频|华为云媒体质量管理最新实践——“视镜”
文章图片

下面分享传输层全链路加速服务 。
传统Internet通过OSPF、BGP等标准路由协议Underlay传输 , 它不感知时延、丢包等QoS故障 , 导致无法满足上层业务应用QoS质量诉求 。 Internet长距离传输无法满足普通TCP类业务QoS要求 , 因为跨国端的时延基本大于300ms , 丢包率超过20% 。
我们针对以上问题自研了全链路网络加速服务 , 在Internet Underlay网络上叠加Overlay网络 , 实时感知每条链路的QoS(时延、丢包率) , 选择最佳Overlay路径流量转发 , 从而提供相应的QoS承诺 。

音视频|华为云媒体质量管理最新实践——“视镜”
文章图片

基于全链路传输加速服务 , 应用于国内RTC加速场景 , 从测量数据上看 , ADN选择的路径时延要小于级联架构组网下RTC的时延 , 在极端情况下对比更明显 。 部分路径优势非常明显 , 如郑州到济南 , 从50ms提升至10ms以内 。 应用于海外加速效果 , 时延加速在Internet传输的几百毫秒的基础上平均提升20% , 全球时延在200ms以内 , 消除了90%的丢包场景 。
最后分享我们在重大事件运维保障的一些实践 , 如保障国家级重大会议或直播赛事 , 保障挑战很大 , 包括时间紧 , 任务重 , 保障方案复杂 , 保障压力大 , 还要做到零事故、零中断、零卡顿 , 零花屏 。 通过上百个项目的沉淀 , 我们将保障实践总结为一个高可用平台加6个保障DNA , 高可用平台是基于云原生基础设施提出一个高可用架构 , 同时建造稳定的音视频网络系统及丰富的故障管理能力 。 DNA主要覆盖需求交付、整体协调、全球覆盖、系统高可靠、立体演练 。 系统高可靠包括双平面保底方案 , 确保极限场景下可用;媒体资源VIP保障 , 资源隔离 , 专属使用;关键风险识别、应急预案制定并演练 。 立体演练包括全流程演练 , 问题日清日结;同声传译、主会场屏幕显示、掌声等关键场景多场次演练并优化方案;数字化远程运维平台 , 演练及时监控 , 效果和问题分析 。
总结与展望
音视频|华为云媒体质量管理最新实践——“视镜”
文章图片

最后 , 总结下今天分享的内容:
1、音视频发展的两个需求(网络感知 , FullMesh化;算力重构、多业务融合、资源复用)和四大挑战(用户体验优化手段少、多场景客户端QoS保障难、降资源成本难、查问题定位难);
2、音视频体验质量解决之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