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丁真、冰冰与马保国,大众娱乐的两极分化

扎西丁真的新身份是理塘县旅游大使 。然而十几天前 , 这位野性、淳朴的康巴汉子 , 还是海拔4000米的“理塘”县一个小村庄的放牛娃 , 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县城 。在一次去买方便面的路上 , 丁真进入了视频拍摄者的镜头 。那段时长不到10秒的视频里 , 藏族小伙清澈又略带羞涩的笑容 , 俘获了众多网友们的心 , 丁真迅速在网络窜红 , 并火到海外 , 甚至被外交部发言人在Twitter上三连推 。

视点·观察|丁真、冰冰与马保国,大众娱乐的两极分化
文章图片

数亿网友正在见证和参与创造一个顶级原创IP的形成 。
新浪科技 杨雪梅
他是近半月来最热门的网红人物 , 被称为“甜野男孩”、“清流网红” 。值得注意的是 , 几乎同一时期 , 还有一个顶流网红人物——马保国 。
马保国和丁真都来自民间草根 , 偶然的机会 , 一夕之间成为顶流 。但他们二人的剧本走向却完全相反 。马保国走红后 , 被网友恶搞、成为茶余饭后的搞笑谈资 , 开始接受采访、高调宣布参演电影;而丁真却被认为是新生代正能量 , 签约国企为家乡代言 。
他们就像是大众娱乐的两极 , 网红经济在这里出现了明显的分野 , 趋于两极走向 。一极是娱乐至死、最终被资本驱动走向商业化或很快被淡忘;另一极是透过颜值的表面 , 挖掘真善美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 , 呈现出长尾效应 。
【视点·观察|丁真、冰冰与马保国,大众娱乐的两极分化】丁真现象背后 , 网红经济呈现出另一种走向 , 网红风格变了 , 网友的“口味”变了 , 地方政府的宣传策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正如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焕钊评价:丁真的出现 , 恰好满足了社会推崇真实向上的价值观、各地文旅需要切入点推广宣传、网友追寻纯真自然之美这三重诉求 。
民选网红力量正在崛起
“眼看他起朱楼 , 眼看他宴宾客 , 眼看他楼塌了 。”
好奇、吃瓜、应援、脱粉、回踩 , 都是顷刻间就能发生在网络世界里的现象 。大众对流量和热搜有着强烈又隐秘的需求 , 但又害怕美好的事物被消耗殆尽变味后 , 永远地消失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潮流中 。
丁真走红后 ,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 , 网友对这张脸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 同时也搬好小板凳等着吃瓜 , 看何时翻车:网友开始起底丁真 , 找出他以往的“黑历史” , 传言他已结婚 , 试图证实他也是互联网包装的产物、或最终会成为商业流量追逐下的牺牲品 。
毕竟 , 在网络世界里 , 现象级走红后 , 又很快被忘记和冷落的不在少数 。我们见过了太多网红的起起落落 。
但丁真的家乡理塘县国资委的下属公司在关键时刻签下了丁真 ,  使其入职国企成为家乡的代言 , 避免了一场网红经纪公司抢签闹剧 。
签约丁真的理塘旅投总经理杜冬诚恳地发声:希望把丁真爆红带来的洪水般的流量 , 变成一种水库式的流量进行蓄水 , 而不是一下泄完了 。让丁真定型成为为家乡、为旅游、为文化、为公益代言的大使也好 , 网红也好 。丁真对选秀公司而言只是一张小牌 , 但对我们可能就是唯一的一张牌 。
这是草根走红后的最好范例 。以往 , 网红经济往往与资本和商业化紧密相连 , 但是丁真的走红 , 少见地与正能量结合 , 虽不能完全排除营销成分 , 但出发点是家乡建设和助农 。
网红经济开始与新生代正能量结合 , 这对丁真和地方政府 , 都是一种两全其美的选择 。既保护了稀有IP , 延长其生命周期 , 又将事情引向了正向面 , 同时 , 也低成本宣传地方旅游产业 , 带来自发流量 。
如今 , 几乎与丁真有关的周边事物都可以轻松登上网络热搜 , 引发热议 。微博上最新的热搜是#丁真给家里买了洗衣机和电瓶车##丁真的舅舅像疯了的郑伊健# , 均登上过热搜榜第一 , 话题讨论2万多 。

视点·观察|丁真、冰冰与马保国,大众娱乐的两极分化
文章图片

近一年来 , 不是由商业和资本引导或预先策划 , 而是由网友们自发选出网络红人现象越来越多 。
比如王冰冰、此前的西安不倒翁小姐姐 , 这是普通人发起的一场民选网红行动 。没有控评没有营销没有水军 , 都是网民真情实感的发言 。
甚至在前几天 , 还有3万多网友在微博喊话央视 , 让王冰冰采访丁真 。
或许是疫情之后 , 人们对真实、纯真的笑容和事物多了更强的需求 , 网友们的关注点在转移 , 流量嗨点不再只集中在艺人明星或是炒作博出位的网红 。丁真的走红 , 体现出这个浮躁的社会对于纯真事物的向往和需求 。

视点·观察|丁真、冰冰与马保国,大众娱乐的两极分化
文章图片

丁真现象背后 , 也是打工人对于民选网红和真实流量的一次狂欢 , 网友们的审美趋势也在返璞归真 。
地方经济需要更多的“丁真”
丁真的走红 , 给地方扶贫或者旅游业振兴带来了更多的启发 。
目前 , 丁真已入选2020十大旅游事件 。随之 , 丁真家乡四川甘孜在飞猪平台迅速蹿红 , 跻身跨年热门搜索目的地 。飞猪数据显示 , 近一周 , 甘孜稻城亚丁、木格措等热门景区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0% , 同时带动四川租车自驾游预订量也出现大幅增长 , 同比增幅超100% 。
而在携程上 , “理塘”热度也从11月20日起大涨 。到11月最后一周 , “理塘”搜索量猛增620% , 比国庆翻4倍 。
除四川本省旅客外 , 广东、山东、云南、江苏、北京、重庆、湖南、河南旅客热搜理塘 。理塘或成元旦旅行黑马目的地 。
在丁真现象引发的旅游热潮之下 , 各省纷纷效仿或者蹭流量 。
新疆昭苏县女副县长贺娇龙 , 头戴锦帽身披貂裘 , 在雪地策马奔腾为家乡卖力宣传的视频 , 也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不少目光和讨论 。这种别样的代言方式 , 也被大众所认可和称赞 。
四川、西藏等多省开启“抢人大战” , 山东、陕西、浙江、贵州、广西、黑龙江等超过15个省级地方媒体及文旅官博纷纷发声 , 邀丁真到自己家乡做客 , 也借丁真热度宣传自己的文旅产品 , 最终形成了全民一边吃瓜一边种草旅游的有趣局面 。
丁真自己的家乡甘孜州也宣布11月15日至明年2月1日 , 67个A级景区门票全部免费 。
理塘县今年2月刚刚脱贫摘帽 , 发展旅游是当地重要脱贫举措之一 。此次通过丁真事件 , 无疑为该县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
这场网络流量引发的大狂欢 , 对疫情冲击后的旅游产业来说 , 可以说是一次爆发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 , 地方经济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 , 旅游业受限、农产品滞销 。
此前 , 借着直播带货的爆发 , 全国各省县的政府职员们纷纷下场 , 走进电商直播间 , 推广当地农产品 , 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这虽然是一种趋势 , 但这些往常身居幕后的“主播”们 , 相比较明星、大主播 , 带来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 也很难可持续 。
地方经济更需要的是丁真这样独特的聚集性流量 。
实际上 , 今年以来 , 基本上头部的红人都会带货助农 , 华农兄弟告别竹鼠后开始推广家乡的农产品 , 赣南脐橙月销10万+;公益助农也时常成为薇娅、李佳琦直播间的特色节目 。

视点·观察|丁真、冰冰与马保国,大众娱乐的两极分化
文章图片

此前 , 杨超越落户上海引发诸多争议 。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商业和文体旅游处处长曾在采访中表示 , 希望杨超越的发言能够带动更多的文化资源和创新人才 。
借助流量经济推动地方产业和发展 , 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
社交媒体不是名利场 , 要警惕流量诱惑
丁真的走红 , 离不开社交媒体的助力 , 可以说 ,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 , 淳朴的藏族小伙和“理塘”这座海拔4000米的县城 , 正是搭上了社交媒体的顺风车 , 才走到聚光灯下 , 被更多的看见 。
丁真所在村庄 , 以前都靠太阳能发电照明 , 2019年才通了大网电 , 解决了生产生活用电的问题 。后来移动、电信基站的架设 , 村民们用上了电话 , 通上了网络 。2020年6月 , 理塘24个乡镇全都用上了稳定可靠的大网电 。
有了稳定的电力后 , 村民用上了手机 , 玩起了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 , 身处大山里的他们也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 同时也把他们不为外界所了解的世界展现出来 。丁真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
在越来越多这样的事件中 , 社交媒体的社会价值显现出来 , 和电力一样 , 成为了基础设施 , 而不仅仅是娱乐化 。同时 , 社交媒体也在打破界限 , 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
今年11月30日 , 文旅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提出优化“互联网+旅游”营商环境 , 以数字赋能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持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
意见提出 ,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更新迭代 , 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鼓励采用网络直播、网站专题专栏、小程序等线上营销方式 , 推介旅游产业 , 推动旅游扶贫 。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流量推动文化旅游提质升级 , 已成为大趋势 。
不过 , 虽然到目前 , 丁真的故事走向还是令人欣慰的 。但流量的诱惑很多 , 身处网络世界 , 丁真们也要警惕过度消费 , 以免踏上过度商业化的老路 。丁真的走红正是新产业涌现的苗头 , 我们在娱乐、吃瓜的同时 , 更要正确看待新产业形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