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 , 受一篇《科学》(Science)论文启发 , 其利用褶皱对红外光的调控实现了红外伪装 。 我们想 , 褶皱对可见光也有很强的调节作用 , 能不能实现可见光伪装 , 这相比于红外伪装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 因而 , 我们开始探索褶皱图案在可见光伪装方面的应用 。 ”
马天骄表示 , 他们一直在探索褶皱图案的机制、动态、应用等 , 未来继续如此 。
推荐阅读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VIA|x86研发团队卖给Intel后 VIA出售厂房和设备:北美分部就此终结
- 技术|悦鲜活高端瓶装鲜奶市占第一 科技驱动营养再升级
- 团队|深信院41项科研项目亮相高交会 11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
- 平台|数梦工场助力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
- 团队|玉米和水稻基因组引导编辑效率提高3倍
- Windows|微软解释在Windows 11上为何部分驱动可追溯到1968年
- 敏捷|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发布:集聚超20个国际顶尖团队
- 驱动|仅149元 一块网卡轻松搞定 台式电脑也能连接Wifi6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