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些医疗领域逐步回归了线下模式 , 但我预测有一个领域将会永远改变 , 那就是“行为健康”(behavioral health) 。 在线预约有如此多的好处 , 我认为这一模式将继续存在下去 。
只需打开笔记本电脑就可以看病 , 花费的时间要少得多 , 而且更容易安排你的日程 。 就诊时间可以按需而定:如果你必须亲自去看医生 , 15 分钟的会面可能会让你觉得很不值 。 但如果是在家里看病 , 15 分钟就很有意义 。 此外 , 许多人觉得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看病比在医院舒服 。
新工具的出现 , 让其他类型的医疗服务也可能变得更加灵活 。 比如 , 当你要做年度体检的时候 , 以前需要去医院抽血 , 检查各项指标 。 但如果在家就有设备可以让医生远程测量血压呢?如果医生通过你的智能手表所采集的数据 , 就可以了解你的睡眠状况和心率呢?如果可以在家附近一个更便捷的地方做血检 , 比如在社区的药剂师那里 , 然后把结果直接发给医生 , 又会怎么样呢?如果你搬到了另一个州 , 还可以继续选择看你喜欢的医生呢?
这些在未来都可能实现 , 我很好奇它们将如何改变医疗服务的方式 。 除了技术和隐私限制 , 在数字医疗成为真正的主流之前 , 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些监管障碍 。 由于目前的许可制度 , 美国一些州的医生仍然很难为其他州的患者看病 。
虽然这听起来难以置信 , 但其实我们才刚刚开始见证数字化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 技术有很大的潜力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 。 我不想说所有关于新冠疫情的变化都是积极的 , 但当我们回顾这段时期 , 历史既会把它视作一次可怕的灾难 , 同时也是一个激发了很多重大而积极改变的契机 。
我对 2022 感到乐观的理由
我的工作一直由一个简单的想法驱动:世界可以变得更好 。 像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挫折可能让人很难相信进步是可能的 。 不过 , 我仍然乐观地认为 , 我们有能力建设一个人人都有机会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的世界 。
但这种能力取决于我们能否阻止下一场大流行病 , 我们不能让过去两年的痛苦重演 。 世界本有机会投资于预防新冠疫情的工具和系统 , 但我们没有抓住机会 。 现在是时候从过往吸取经验教训 , 并采取措施避免这种可怕的经历再次发生 。
好消息是 , 我们不再需要说服世界阻止大流行病的必要性 。 我们将看到对大流行病防范工作的广泛支持 , 我对此充满希望 , 并计划花大量时间推动这些工作 。 这也是 2022 年我要做的最大、最重要的事 。 我目前正在写一本书 , 将于明年出版 , 其中列出了我为确保新冠成为最后一次全球大流行病所做的计划 。
推荐阅读
- 虚拟|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二:元宇宙成有用的工具
- 诊断|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三:家庭医疗诊断手段普及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
- 蛋白|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国药|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IT|以色列正式批准开放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 限免疫力低下人群
- IT|美国CDC:无论接种疫苗与否 民众应避免邮轮旅行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IT|南非研究显示两剂强生新冠疫苗可大幅降低Omicron导致的住院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