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明星商家两头蒙,别让不良中间商毁了直播带货

【新京报|明星商家两头蒙,别让不良中间商毁了直播带货】_原题是:明星商家两头蒙 , 别让不良中间商毁了直播带货
要避免“混子MCN机构”把直播带货行业搅浑 , 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行业规范 。
近日 , 在某节目中获得“年度最佳演员”的胡杏儿迎来高光时刻 , 但商业包装在她身上也显示出双刃剑的作用 。 有报道称 , 她近日意外卷入了一场直播带货风波:有商家花费近18万元参加她的带货直播首秀 , 结果仅换来7万多的销售额 , 且未达到合同约定的直播时长 。 多方核实信息后才发现 , 和该商家签订合作的MCN机构 , 不是此次胡杏儿直播带货首秀的主办方 , 也不是对接人员自称的行业头部公司谦寻 。
明星方叫屈 , 主办方喊冤 , 谦寻辟谣 , 矛头都指向一处:这是一场中间商赚差价导致的纠纷 。 也就是说 , 花钱上直播的商家找到的 , 并非直播主办方 , 而是主办方的代理机构 。
这些代理机构所做的工作 , 无非是寻找直播平台 , 寻找产品销售商 , 在中间进行对接 。
从传统的商业模式看 , 这并不稀奇 。 连很多电视台都是让商家代理其广告销售权的 , 层级销售才可能扩大销售范围 , 最大限度地找到尽可能多的广告投放者 。
只不过 , 这也牵出了一个物种:混子MCN机构 。 这些“混子MCN机构”会打着和明星合作的旗号对接商家 , 再找主办方说自己是商家或品牌的委托机构来对接合作 , 然后两头吃;有的会为了赚佣金 , 整场直播刷单 , 再将刷单买来的低价商品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转手 , 赚一笔差价;还有的会打着头部MCN机构的旗号 , 对接平台、商家、品牌 , 将“狐假虎威”的故事讲到底 , 来一出空城计……这些“混子MCN机构” , 也成了导致越来越多人逃离直播带货的罪魁祸首之一 。
回到此事上 , 问题来了:胡杏儿的直播带货主办方 , 是否与中间商签订了代理协议?中间商是否与供货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如果都签订了 , 那么无论出现什么纠纷 , 情况都容易解决 , 毕竟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社会中 。
由于2020年的疫情导致国人大量地把购物放在了网络上 , 这一销售模式迅猛发展 , 很多网络大V被卷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销售革命运动中 , 也有无数商家在寻找优质的直播通道 。
但是这条道路不可能一开始就进入顺风顺水 , 各方人员都无法立即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 各种针对直播带货的“整合营销公司”应运而生 , 也是必然 。
这些公司从愿景上说 , 似乎不仅仅是赚差价的中间商 , 他们需要整理通道资源 , 磨合销售模式 , 牵手产品商家 , 按道理也应该进行售后服务 。 这个工作很考验操盘手的综合能力 , 做好了 , 大V们愿意找你 , 商家也乐意掏钱 , 众人皆大欢喜 , 赚得盆满钵满不在话下 。 但怕就怕 , 这些“混子MCN机构”一开始就是奔着骗钱去的 。
这类惯用各种手法到处蒙蔽他人的“混子MCN机构” , 本质上就是直播带货这个朝阳产业中的恶性肿瘤 。 这样的机构 , 欺骗了消费者与带货主播 , 也伤了商家的心 , 最终埋单的是整个直播带货行业 。
要避免“混子MCN机构”把直播带货这个行业搅浑 , 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行业规范 。 各方机构必须正规 , 哪怕中间的代理商也应该要求其资质;其次 , 合作应该清晰透明 , 是否承诺卖出多少 , 是否有坑位费 , 是否销售分成等等 , 都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此外 , 对那些急于想要投身这个新行业的人 , 奉劝大家想清楚一个基本道理 , 任何行业都是有风险的 , 都是充满荆棘的 。 别想着什么深蓝色的大海里涌动着取不尽的黄金这样的美梦去做事 , 否则梦碎后全是眼泪 。
□刘兴亮(互联网专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