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强国: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机遇

本报采访人员 郭锦辉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 现在 , 科技创新的作用更加凸显、更加重要 。 特别是在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下 ,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 , 这也给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
【创新|科技强国: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机遇】软件行业:产业信息化换挡升级加速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利器
近年来 ,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应用于企业和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中 , 协同管理软件作为各行业企业通常使用的工作和管理入口 , 不仅每天流动和产生企业的关键业务运营数据 , 且其全员的应用特征还将形成员工、团队、组织以及产业链之间相互协作的行为大数据 。
“随着协同管理软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价值的不断显现 , 协同管理软件在各行业正呈现普及化应用趋势 。 在助力企业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进程中 , 创新产品和服务永远是企业竞争的利器 。 ”致远互联相关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采访人员说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在疫情过后 , 数字化转型有望进一步加速 , 特别是从内部转向外部、从管理转向激活组织的高绩效运营、从分工转向面向市场及客户的快速敏捷协同、从被动经营转向主动业务创新 。
致远互联相关人士认为 , 企业要实现高效的运营 , 需运用平台化产品重构组织的运营模式 。 致远互联协同运营中台COP集合赋能的管理思想、新型的IT治理架构、敏捷的运营体系以及若干个性定制的应用 , 从而帮助企业锻造高效运营的能力 。 未来 , COP将朝着“平台+基础应用+规模化/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 。
“当前 , 协同管理在解构高绩效组织的密码 , 在建构高绩效组织的模型 , 已成为有生命力的中台 , 更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抓手和突破点 。 致远互联希望通过构建创新的协同运营中台COP , 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基建 , 推动全社会的数字生产力释放和数字经济发展 。 ”致远互联相关人士说 。
光伏行业: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 勇担全球标准制定者
科技强国战略 , 让天合光能这类以创新为根本动力的企业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 。 今年6月 , 天合光能登陆科创板 , 成为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涵盖光伏产品、光伏系统以及智慧能源的光伏企业 , 标志着天合光能揭开了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创新是天合光能的核心发展战略和主要驱动力 。 天合光能坚持创新驱动加速技术迭代 , 并结合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 公司构建了从前沿技术研发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创新管理体系 。 截至目前 , 天合光能已20次创造或刷新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 。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说 。
光伏行业仍然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可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在产业化方面取得领先优势的产业 。 围绕科技创新 , 高纪凡就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出以下建议 。
首先 , 我国光伏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 。 通过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 协同产业链的优势资源 , 彻底打通研发、制造及应用等核心环节 , 营造开放、协同、创新的新生态 。 我国的光伏企业需要协同与合作 , 共同构建基于全新技术平台的产品、系统和标准 , 建立共创共生共赢新格局 。
其次 , 我国光伏企业需要有中国自信 , 要勇于承担起领头羊的重任 。 从全球产业格局看 , 我国光伏企业在上、中、下游产业链上 , 都走到了领军者位置 。 我国光伏企业有责任为全球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要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全球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
再次 , 我国光伏要走向真正的成熟 , 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 。 回顾我国光伏产业20年的发展历程 , 环境冷热变化是常态 , 波峰、波谷折腾是常事 。 当前 , 中国光伏行业走到了平价时代的关键转折点 , 光伏企业在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 , 要科学决策、卓越管理 , 确保企业健康长期发展 。
半导体新材料:亟须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和完善产业创新生态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芯片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分支 , 是典型的军民两用半导体材料 , 也是中美科技与经济摩擦中对华技术封锁的重点领域 。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采访人员 , 目前 , 我国在航天、国防、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关键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严重依赖美国及日本进口 。 相比较集成电路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装备方面国产化可能性更大 。 其产品生命周期长 , 技术迭代慢 , 市场价格波动小 , 有利于利润最大化 。 技术发展模式是应用推动 , 而不是技术牵引 , 有利于我国这种制造和市场大国 , 是最适合我国目前发力的半导体领域 。
国际新形势对华为等应用型企业造成了很大困难 , 但客观上也改变了这些企业的产业链供应生态 。 比如 , 华为、中兴开始主动和国内材料芯片制造、工艺装备企业一起研发、加速迭代验证 , 培育国产替代 。
前述人士说 , 第三代半导体是“新基建”提出的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的“核芯”支撑 , 满足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对新兴产业的带动面广、拉动性强 。 通过应用端的拉动 , 打通链条 , 国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未来有机会实现规模化应用 , 进入主流应用领域产业链 , 成为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一个“杀手锏” 。
“目前亟须解决的不仅仅是某项技术或某类产品的进口替代 , 而是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产业创新生态的完善 。 近期来看 , 需要解决重点领域的短板技术和产品替代;长期来看 , 如何优化技术、人才、平台、资本等要素配置 , 建立人才和技术持续供给保障能力至关重要 。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关人士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