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揭秘共享充电宝:两种方式植入病毒 网售同款不足20元|观潮


新浪科技|揭秘共享充电宝:两种方式植入病毒 网售同款不足20元|观潮
文章图片
图1/3

新浪科技 张俊
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涨价吐槽还未过去 , 近日公安部的一则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的提醒 , 再次让共享充电宝企业站在风尖浪口 。
实际上 , 自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大众视野开始 , 安全问题就成为焦点之一 。 此前 , 就出现过共享充电宝自燃事件 , 而这次则关乎信息安全 , 隐患更为隐蔽 。
那么 , 究竟什么样的共享充电宝容易被植入木马?普通用户又该如何维护自身信息安全?
共享充电宝能保证信息安全吗?
近日 , 公安部网安局发布了一则重要提醒:警惕身边的共享充电宝陷阱 。 警方表示 , 我们常使用的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 , 一旦插入手机 , 可能就会盗取个人信息 。
消息一出 , 正在吐槽共享充电宝企业涨价的用户们 , 又有了新的担忧 。 如何识别有木马程序的共享充电宝?一旦中招 , 又该如何处理?
公安部网安局的提醒发布后 , 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也进行了回应 。
小电发布声明称 , 在硬件层面 , 内部线路不含有数据传输线 , 仅以电源线提供充电功能 。 在软件层面 , 通过多重数据保护技术和管理措施杜绝非法收集用户信息情况的发生 。 其还提醒用户不要使用任何打着免费旗号的来历不明的共享充电宝 , 使用小电官方渠道租借充电宝 。
怪兽充电方面也表示 , 其产品的数据线没有数据传输能力 , 只能用来充电 。 并强调其充电宝查询不到用户手机上的数据、无法读取用户的数据 。
360网络安全专家郝经利向新浪科技表示 , 犯罪分子有两种方式对共享充电宝植入木马 。 一种是通过现有的工厂和设备进行统一改造 , 给共享充电宝安装带有攻击性的程序 , 但这种方式成本较高 , 不容易操作;第二种是批量制造一些带有攻击性硬件的充电宝 , 在外形上与商场等场所中的共享充电宝一模一样 , 投放到市场上被用户使用之后 , 木马病毒就能实现在用户端的传播 。 很多犯罪分子还会在火车站、商场等地叫卖甚至免费赠送这类充电宝 , 达到投放木马病毒牟利的目的 。
郝经利表示 , 一旦用户使用了被植入木马的共享充电宝 , 对方就能获取用户手机中的照片、视频、通讯录、短信等隐私内容 , 安装一些App赚取推广费用 , 推送广告 , 甚至是进行高级别的网络入侵 , 损失钱财 。
“假如连接到共享充电宝时 , 手机上提示是否信任、是否访问网络数据 , 就要提高警惕 。 ”他说 , 安卓用户的设置中有一个开发者模式的功能 , 这个功能默认关闭 , 普通用户尽量不要打开该模式 , 否则被入侵的可能性更高 。
他还强调 , 苹果手机用户也不能掉以轻心 , 很多木马病毒即使安装了手机杀毒软件 , 也会有一定的几率不能检测出来 。 因此 , 无论是安卓用户还是苹果用户 , 要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租赁充电宝;即使是在手机没电的紧急情况下 , 也要尽量避免使用来路不明或者小众品牌的共享充电宝产品 。
共享充电宝产业链:同类产品十几块就能买到?
今年9月 , 网友爆料广州一家店铺中的美团共享充电宝发生自燃事故 , 好在店员迅速将设备扔至店外 , 并被物业人员及时用灭火器处理 。
实际上 , 此类共享充电宝自燃事件早前已发生多起 。
广东消防在2019年就公布了一起案例 。 当时一家农庄凌晨突发大火 , 过火面积大约200平方米 , 火势十分猛烈 。 据农庄老板反映 , 有客人告诉他说看到放在在前台的共享移动充电宝首冒烟起火 。
业内人士表示 , 大部分充电宝使用的电池都是锂电池 , 容易短路 , 过度充电、极限温度等情况下都能着火 , 受到挤压或者碰撞时 , 也有可能着火或爆炸 。
【新浪科技|揭秘共享充电宝:两种方式植入病毒 网售同款不足20元|观潮】而一位共享充电宝从业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 , 不同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在电池的选择上也千差万别 。 有的企业为了降低共享充电宝的成本 , 会选择质量稍次的电池 , 这将导致更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

新浪科技|揭秘共享充电宝:两种方式植入病毒 网售同款不足20元|观潮
文章图片
图2/3

新浪科技在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上看到 , 与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产品造型、功能类似的自带线充电宝 , 甚至卖出了一二十元的低价 , 远远低于正常充电宝产品的价格水平 。 对于低价背后的原因 , 多家店铺的客服都未有明确的答复 。
上述人士表示 , 前几年包括小米在内的手机厂商入局充电宝品类 , 通过规模效应大大降低了充电宝的价格水平 , 一些充电宝生产企业迎来生存困境 , 后来转做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产品代工 。 实际上 , 很多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产品都是通过第三方代工厂生产 , 最后贴牌对外租售 。 如果要降低成本、尽快盈利 , 有的企业就会选择比正常充电宝质量稍次的电池 。
隐患就是 , 相比正常的充电宝 , 共享充电宝的单个产品使用频率会更高 , 使用寿命自然也就更短 , 一旦遇到线路老化、挤压碰撞等情况 , 就会容易产生自燃事故 。
频繁涨价背后:成本与盈利压力
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话题早已不是新鲜事 。
在共享充电宝行业刚刚兴起时 , 为了吸引用户扩大市场规模 , 将单位价格定在较低的水平 。 但随着市场格局逐渐明朗 , 几家头部企业开始追求盈利 , 提高价格 。
有网友反馈 , 他使用的一家共享充电宝品牌 , 此前是每半小时1块钱 , 而现在涨到了3块钱 , 在一些大型商场甚至价格更贵 。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此前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 , 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原因主要还是企业经营的需求 。 过去非常便宜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竞争导致 , 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就会把价格提升起来 。
而一家共享充电宝企业负责人表示 , 除了企业追求盈利等因素 , 高流量商家提高入场费和分成比例也是重要原因 。 他举例称 , 如果是客流量较大的商场、酒吧等场景 , 各家共享充电宝企业都会拼命争夺入场 , 企业就会相应的提高入场费和分成要求 。 有些企业的入场费甚至每年高达几十万元 。

新浪科技|揭秘共享充电宝:两种方式植入病毒 网售同款不足20元|观潮
文章图片
图3/3

如此之下 , 共享充电宝企业就会将商户分为几类 , 高流量但也高入场费的场所 , 定价就会比一般场所要高出许多 。 这也是不同地区、不同场所的用户反馈价格不同的原因所在 。
新浪科技向来电科技客服咨询其共享充电宝资费水平时 , 客服就表示 , 每台机器的收费标准会不同 , 用户在租借充电宝时可以看一下机器屏幕 , 会显示具体的收费标准;而如果租借了充电宝 , 可以在手机中查看订单信息 , 也会显示收费标准 。 由于每一个设备所在的位置不同 , 花费的电费以及租借费用不同 , 将会导致价格有所不同 。
实际上 , 共享充电宝企业早前就曾被质疑过盈利能力问题 。 2017年聚美优品投资街电时 , 王思聪就讽刺共享充电宝根本不可能成功 。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 , 企业通过提升运营水平、价格水平等举措 , 逐渐走向盈利 。 聚美优品在2018年财报中就表示 , 街电实现了首次年度盈利;来电、小电等企业也先后宣布实现盈亏平衡或者盈利 。
而今年 , 共享充电宝第一股也即将诞生 。 小电在今年7月接受了上市辅导 , 准备在创业板上市 。 根据其曾向工商系统中提交的年报披露的信息 , 其2019年销售总额11.5亿元 , 净利润1.1亿元 , 可谓跑出了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盈利模式 。
不过对于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说 , 盈利模式仍旧较为单一 。 如何在追求营收和利润增长之下 , 平衡用户的价格和使用体验 , 成为未来十分关键的问题 。
无论如何 , 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安全 , 以及价格、使用体验上 , 共享充电宝品牌们要做的 , 还有很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