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将全球最大规模的5G SA(独立组网)网络投入商用 , 持续引领云网融合潮流、网络信息安全建设 。 ”中国电信以“三个全球领先”树立起5G商用的业界标杆 。 未来 , 中国电信仍将加速创新驱动 , 共建共享5G网络 , 提升量子通信服务能力 , 以三大引领凝聚产业生态新力量 , 助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全球最大规模的5G SA(独立组网)网络率先投入商用 , 同时发布深度定制5G云手机 , 宣布实施云终端合作计划 , 持续引领云网融合潮流、网络信息安全建设 。 此外 , 中国电信还将目光投向量子通信领域 , 为百城万企提供量子安全云和量子安全组网服务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瑞文表示 , 中国电信要努力成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科技型企业 , 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第一阵营 。 到2023年 , 中国电信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将达到3% , 到2025年持续保持增长 , 重点攻关量子科技、6G、卫星互联网等关键前沿技术 。 “中国电信正在加速创新驱动 , 推进共建共享建设领先5G网络 , 打造云网融合新基础 , 筑牢网信安全新底座 , 以三大引领凝聚产业生态新力量 , 助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茂说 。
坚持独立组网路线
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最新报告显示 , 截至今年8月份 , 全球24个国家的47家运营商正投资建设5G SA公共网络 , 其中宣布商用的仅有两家运营商 , 分别是跨国移动电话运营商T-Mobile与南非移动网络运营商RAIN 。
目前 , 从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来看 , 中国电信的5G SA规模最大 。 据李正茂介绍 , 截至目前 , 中国电信累计开通超过32万个5G站点 , 覆盖300多个城市 , 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共建共享5G网络 。
据了解 , 5G组网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非独立组网 , 就是在现有4G网络基础设施上进行5G网络部署 , 优势是在初期部署灵活并能减少资本支出负担;独立组网就是新建5G网络 , 虽然初期成本较高 , 但是长远看更有利于5G网络普及与服务质量提升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告诉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 非独立组网方式是把5G无线技术依附于4G网络开展业务 , 也因此受到一定限制 , 其应用场景主要是移动互联网 。 从国内运营商角度看 , 更倾向于从一开始就采用独立组网模式 。
【5g网络|中国电信5G商用有新突破】中国电信也是5G独立组网的践行者 。 柯瑞文介绍 , 中国电信长期致力于积极推动5G SA产业成熟 , 打造高质量SA商用部署能力 , 成功实现了多项业内第一 。 2018年 , 中国电信在全球运营商中率先发布5G技术白皮书 , 明确提出SA组网策略 ,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7个城市开展5G创新示范试点 , 其中“三朵云(接入云、控制云和转发云)”5G网络架构理念已经融入国际标准 。
今年6月30日 , 由中国电信牵头 , 组织全球5G产业共同制定的《5G SA部署指南》正式发布 , 这是全球第一份面向5G SA规模部署的系统指导文件 , 参与编写的企业包括全球大型5G运营商以及华为、爱立信等5G SA产业链上最重要的25家企业 。
落地定制网络项目
在宣布全球最大规模5G SA网络投入商用的同时 , 中国电信还推出了5G SA定制网络 。 这意味着 , 中国电信的5G用户只要拥有一部支持SA的5G手机 , 不换卡、不换号即可升级为5G SA网络 。
柯瑞文曾多次公开表示 , 产业界对什么是5G有很多真知灼见 , 但中国电信认为 , 5G要以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感知为标准 。 5G SA是一张全新网络 , 不仅可以完全发挥5G高带宽、广连接、低时延三大特性 , 基于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SA特色能力 , 还可以在5G定制网络领域大有所为 。
据李正茂介绍 , 中国电信在5G SA定制网络方面已经推出致远、比邻、如翼3种模式 , 目前已在行业客户和生态伙伴中开展了大量实践 。 比如 , 联合深圳公安率先推出了5G SA网络切片警务应用 , 支撑深圳警务建立地空一体、立体巡防可视化智能指挥新模式 , 即致远模式;联合美的集团 , 打造了5G+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 创新引入5G超级上行和边缘计算能力 , 满足机器人等对时延和可靠性的挑战 , 即比邻模式;联合国家电网青岛供电公司 , 打造了全球首个5G智慧电网实验区 , 为青岛电网智慧化升级提供贴身定制的5G专网服务 , 由此5G单基站将节省电耗20% , 即如翼模式 。
西藏领峰智慧物流园区是中国电信基于5G SA在智慧物流领域打造的落地应用 。 该园区的规划面积为1200亩 , 中国电信将为园区建设一张SA专网 , 通过信息流和物流融合 , 实现人车货仓全面有效匹配 , 提升西藏物流货物集散与周转效率 。 该物流园区工作人员介绍 , 作为西藏首个贯穿整个“商贸物流全链条”的项目 , 西藏领峰智慧物流园区配套了最前沿的“黑科技”:数台在高空中飞行的无人机 , 可实现对园区的安全巡查 。 “行业常见的无人机大多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场景作业 , 但有了5G SA网络 , 无人机可以实现在海拔4000米的西藏平稳运行 , 属行业内首创 。 ”该负责人说 。
引领云网融合模式
中国电信日前率先发布了《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 , 明确今后云网融合的发展重点是开放共享、云网协同、云云聚合、敏捷运营 。 事实上 , 中国电信也是最早提出云网融合发展理念的电信运营商 , 并在2018年发布了云网融合白皮书 。
目前 , 中国电信已经拥有全光网络、IP承载网、4G/5G网络、物联网网络等“陆海空天”一体化的基础网络能力 , 天翼云又是中国最大的混合云、全球运营商中最大的云存储平台 。 柯瑞文认为 , “云网融合”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驱动 , 它将基础网络与云服务能力相结合 , 基于云网搭建数字化平台 。
为此 , 中国电信宣布实施云终端合作计划 , 针对游戏、视频、办公、教育等应用场景 , 将联合应用开发者、芯片和器件商、方案商研发推出百余款云终端 , 打造开放共赢的云终端生态 。 同时 , 还发布了中国电信首款自主品牌5G手机 , 深度定制了云手机应用 。
“网络安全是5G建设的头等大事 , 中国电信一直把网络安全作为整个云网融合的基础 。 ”柯瑞文说 , 日前 , 中国电信与科大国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合资成立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 在通信行业中率先启动量子通信安全产品创新 。 “未来10年 , 量子通信将融入自主可控的新基建 。 ”科大国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电信量子科技总经理彭承志说 。
中国电信同时还宣布启动量子铸盾行动 , 将率先为10个城市的城市安全提供量子安全云 , 为100个城市提供量子安全组网方案 , 为1万个政企客户提供量子安全加密解决方案 , 为1000万个移动终端用户提供量子安全通话服务 。
截至目前 , 中国电信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光纤宽带网络、最广的云资源覆盖、最多的网络维护工程师 。 通过整合核心资源 , 中国电信将建设覆盖整个城市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 , 与传统通信网络相结合 , 进一步打造中国电信量子安全能力 , 为“新基建”筑牢安全底座 。
“5G+云网融合作为‘新基建’的核心 , 是数字经济的底座和基石 , 云网融合还将催生出丰富多彩的行业应用 。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刘桂清说 。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