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电商巨头进军社区团购是不讲武德?
【证券时报网|电商巨头进军社区团购是不讲武德?】_原题是:电商巨头进军社区团购是不讲武德?
<灵光一闪>
新的工作自然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 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解与把握 。
蒋光祥
近日 , 随着拼多多(多多买菜)、美团(美团优选)、滴滴(橙心优选)等互联网平台巨头进军社区团购的势头再起 , 一时间家门口的小菜市、小商铺似乎岌岌可危起来 , 有声音认为 , 认为国外的互联网巨头专研科技 , 做出了不少改变时代的巨大变革 , 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却不舍蝇头小利 , 现在竟然已经沦落到和小菜贩抢生意 , 不讲武德 。 乍一听可能颇有道理 , 但是仔细一想 , 又似乎不是这么回事 。
众所周知 , 本次疫情对于线上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等业态 , 无形中起到了一个大幅促进的作用 。 但即便没有疫情 , 当前社区居民 , 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购物与消费习惯早已从以往的“自己到店”向“货品、服务配送到家”转变 , 甚至人们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需求 , 也有照此发展趋势 。 我认为这也是最近京东健康在港股上市前后 , 受到各路资本追捧的主要逻辑之一 。 顺应这一趋势的变化 , 社区商业朝“互联网+智慧社区”商业模式的转变也就成为了必然 。 所谓社区团购 , 当前也就是利用APP、微信群以及小程序 , 将商品信息(目前主要是生鲜商品)展示给消费者 , 再由平台根据团购情况统一调度配送 。 暂不论其间有没有客户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火并”、“烧钱”补贴 ,对于消费者 , 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来说 , 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和自己的父母辈一样 , 每天清晨拎个菜篮去门口小菜场兜一圈 , 和小商小贩斗智斗勇呢?自然是手机下单 , 送菜上门 , 不新鲜就点退货 , 自有物流师傅上门来取货退款 。
但要说这就是互联网巨头对小菜贩的降维打击 , 这其实有点看不起互联网平台 , 有责任有眼界的互联网平台显然不会止步于此 。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主城区的老旧社区 , 由于用地和用房缺乏 , 地价和房租昂贵 , 造成菜店、早餐店、家政、再生资源回收点等居民生活必需的业态和网点难以进入社区 。 与此同时 , 多数城市新建社区缺乏对商业用地和商业用房规划 , 社区商业和便民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明显不足 , 居民消费不便利问题突出 。 这里必须要提到一个邻里中心(Home by Home)的概念 , 这一新型社区服务是通过设立集合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居住区商业中心 , 为邻近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 该模式主要适合人口规模适中的社区 , 业态配置要求集合基本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以及商业服务等多种服务业态 , 包括大型超市主力店或社区型百货店、24小时便利店;书坊、休闲游乐场所等文化娱乐设施;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设施;餐饮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美容美发中心、健身中心、修配服务站、再生资源回收站等生活设施 , 以及儿童教育等教育设施 , 同时要提供一定的公共活动空间 , 营造自助互助邻里文化 , 提高居民社区幸福感 。 而当前即便上海等一线城市 , 邻里中心还是不多见 , 社区商业业态配置不完备 。 但按照公共产品理论 , 社区商业服务网点作为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的最基础的载体和平台 , 应作为公益性设施 , 由政府进行投资建设或给予财政补贴 。 而目前政府尚未明确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的公共产品属性 , 现实当中也存在各种掣肘 。 “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平台此刻就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 其中的格局远大者 , 很可能还会“染指”社区养老服务 。 积极引入以健康养老医疗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业态 , 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 , 提升和拓展社区商业服务功能 。
至于对于小菜贩的就业担心 , 如同多年来对于淘宝起来了 , 实体经济要完的担心 , 有消亡的岗位 , 但也有更多顺应时代趋势 , 活得更出彩的行业 。 新的工作自然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 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解与把握 。
(作者系基金从业者)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上海|上海供水热线与城投水务官网合并上线,一站式服务更便民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人物|俄罗斯网络博主为吸引流量 闹市炸毁汽车 结果够“刑”
- 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