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为什么?最近11年获批上市的1类新药比此前23年翻10倍

2008-2018年 , 我国有41个1类新药获批上市 , 这41个1类新药中 , 有10个都是2018年获批的 。 2019年 , 又有12个国产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掐指一算 , 重大专项实施以来的11年 , 研发成功的新药超过了专项实施前23年的10倍!
12月9日 , 在2020南京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大会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重大新药创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陈凯先 , 与大家分享了这组数据 。
10倍增长的背后 , 有哪些秘诀 , 中国医药产业还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生命科学进入大数据和工程化改造时代
陈凯先介绍 , 当前生命科学正在经历“ 第三次革命 ” , 其突出特征是“学科的汇聚 ” 。 生命科学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 技术革命使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更全面、精确和定量 。 同时 , 生命科学领域的工程化改造兴起 , 生命科学成果转化进程不断加快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 生物医药领域中出现了很多创新的前沿、研发的热点 。 例如精准医学和个性化的药物的研发、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肿瘤的免疫疗法、细胞治疗技术、生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 , 陈凯先说 。
在这些趋势的助推下 , 中国生物医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 2018年国际著名分析咨询机构麦肯锡报告显示 , 中国对全球新药研发的贡献明显上升 , 开始跨入全球第二梯队 。 尤其可喜可贺的是 , 一直相对滞后的生物技术药领域 , 这两年的新药获批数量快速增长 , 涌现出一批PD-1单抗新药 。
“我们的抗体药物、大分子药研发 , 取得重大进展 。 例如自主研发的PD-1抗体药物已经获批的已有4家 , 十多个抗体药在美国开展临床研究 , 一批抗体药物得到国际上大医药公司的关注 , 购买我们的知识产权 , 中国研发的创新抗体药物国际转让7笔 。 ”陈凯先说 。
重大专项实施以来 , 我国初步建成了国家药物创新技术平台体系 , 这些技术平台体系 , 不仅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 而且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等方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
同时 , 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 医药企业壮大 。 2009年 , 我国医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 , 而到2018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3万多亿元 。 主营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医药企业由专项实施前的2家增加至现在的20多家 。 2020年全球医药企业50强排行榜中 , 中国上榜企业已经达到4家 。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水平也大幅提高 , 一批国产药品和疫苗获得国际市场准入 , 我国研发的创新药物成果国际转让与合作更加广泛 , 开展国际临床试验的国产药品数量持续增加 。
需重视基础研究 , 发挥中药、天然药物特色
“不过 ,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 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也存在不少瓶颈和短板” 。 陈凯先说 , 我们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 , 原始创新知识供给与转化不足;部分平台的技术服务和开放共享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 技术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
面向未来 , 中国医药产业如何从大国走向强国?陈凯先表示 , 缺乏原始创新突破和核心技术 , 是我国药物研究和医药产业发展长期受制于人的根本原因 。 为此 , 要加强基础研究 , 密切关注基础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就 , 主动对接科技前沿新突破 , 开拓新药研究和产业发展新方向 。
同时 , 鉴于药物化学、药理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 多学科综合集成的趋势不断增强的特点 , 陈凯先建议 , 要加强多学科、多种技术方法的交汇融合、综合集成 。
“ 我们还要紧紧抓住国际生物医药发展的趋势和前沿热点 , 迎头赶上并逐步争取在一些方面有所超越 。 ”
此外 , 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是我国在药物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方向 。 他认为 , 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 , 充分发扬我国的这一特色优势 , 在中药、糖类药物和天然药物的研究方面不断取得新的重要成就 。
最后 , 陈凯先表示 , 加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药物研发攻关 , 也是战胜疫情、消除恐慌, 守护人类健康不容忽视的重大使命 。
【国际|为什么?最近11年获批上市的1类新药比此前23年翻10倍】采访人员:金凤 编辑:岳靓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

    推荐阅读